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页 |
| 一、被害人法律援助权基本概念 | 第8-16页 |
| ·被害人 | 第8-10页 |
| ·被害人的概念 | 第8-9页 |
| ·被害人的特征 | 第9-10页 |
| ·实体方面 | 第9-10页 |
| ·程序方面 | 第10页 |
| ·法律援助 | 第10-14页 |
| ·法律援助的概念 | 第10-11页 |
| ·法律援助的特征 | 第11-12页 |
| ·法律援助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 ·境外法律援助的发展 | 第12-14页 |
| ·法律援助的起步期——作为慈善行为 | 第12-13页 |
| ·法律援助的成熟期——作为政府责任 | 第13-14页 |
| ·我国法律援助的发展 | 第14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 | 第14-16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概念 | 第14-15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特征 | 第15-16页 |
| 二、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正当性依据 | 第16-22页 |
| ·理论依据:被害人的人权保障 | 第16-18页 |
| ·平等权是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前提 | 第17-18页 |
| ·程序性权利是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直接依据 | 第18页 |
| ·现实依据:被害人的弱势地位 | 第18-20页 |
| ·一部分被害人原本就属于生理性弱势群体 | 第18-19页 |
| ·大部分被害人原本就属于社会性弱势群体 | 第19页 |
| ·所有被害人在遭遇到犯罪时均处于弱势地位 | 第19-20页 |
|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 第20页 |
| ·法律依据:被害人的当事人资格 | 第20-22页 |
| ·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演变 | 第20-21页 |
| ·我国被害人的当事人资格 | 第21-22页 |
| 三、被害人法律援助权比较研究 | 第22-29页 |
| ·境外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立法体系考察 | 第23-24页 |
| ·国际公约 | 第23-24页 |
| ·宪法 | 第24页 |
| ·法律 | 第24页 |
| ·境外法律援助程序设置考察 | 第24-25页 |
| ·境外被害人法律援助经费考察 | 第25-27页 |
| ·英国 | 第26页 |
| ·美国 | 第26页 |
| ·加拿大 | 第26-27页 |
| ·法国 | 第27页 |
| ·境外被害人法律援助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考察 | 第27-29页 |
| ·确定法律援助的质量标准 | 第27-28页 |
| ·建立法律援助的监督机制 | 第28-29页 |
| 四、我国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制度完善 | 第29-35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立法完善 | 第29-32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立法体系现状及完善 | 第30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的程序设置现状及完善 | 第30-32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物质保障 | 第32-33页 |
| ·我国法律援助费用的现状 | 第32页 |
| ·我国被害人法律援助费用的保障 | 第32-33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权服务标准 | 第33-35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质量标准的现状及完善 | 第33-34页 |
| ·被害人法律援助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完善 | 第34-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