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水稻氮素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1.2 植物NPF转运体家族 | 第11-14页 |
1.3 OsNPF8.1研究基础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6页 |
2.3 试剂 | 第16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2.4.1 水稻材料的种植和管理 | 第16-17页 |
2.4.1.1 水稻幼苗的水培方法 | 第16-17页 |
2.4.1.2 水稻无菌播种 | 第17页 |
2.4.1.3 水培营养液配置 | 第17页 |
2.4.1.4 1/2MS固体培养基配置 | 第17页 |
2.4.2 转基因水稻培养及种子贮存 | 第17-18页 |
2.4.3 水稻叶片DNA提取 | 第18页 |
2.4.4 水稻RNA提取与逆转录cDNA | 第18-20页 |
2.4.5 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 | 第20页 |
2.4.6 GUS染色 | 第20-21页 |
2.4.7 GUS活性检测 | 第21页 |
2.4.8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2.4.9 本研究所用的处理和指标测定方法 | 第22-24页 |
2.4.9.1 水稻材料部分表型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4.9.2 盐胁迫处理 | 第22页 |
2.4.9.3 干旱胁迫处理 | 第22-23页 |
2.4.9.4 氮饥饿处理 | 第23页 |
2.4.9.5 氮饥饿下GUS活性定量测定 | 第23页 |
2.4.9.6 干旱及盐胁迫下OsNPF8.1的表达检测 | 第23页 |
2.4.9.7 氮饥饿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4-48页 |
3.1 OsNPF8.1-CRISPR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 第24-27页 |
3.2 OsNPF8.1突变体(osnpf8.1)部分性状测定 | 第27-29页 |
3.3 OsNPF8.1在萌发的胚和盾片中表达 | 第29-30页 |
3.4 OsNPF8.1抗盐、抗旱及氮饥饿生理功能研究 | 第30-41页 |
3.4.1 OsNPF8.1受干旱胁迫诱导 | 第30-32页 |
3.4.1.1 干旱胁迫下OsNPF8.1的表达分析 | 第30-31页 |
3.4.1.2 抗旱性分析 | 第31-32页 |
3.4.2 OsNPF8.1受盐胁迫诱导 | 第32-34页 |
3.4.2.1 盐胁迫下OsNPF8.1的表达分析 | 第32-33页 |
3.4.2.2 盐胁迫耐受性分析 | 第33-34页 |
3.4.3 OsNPF8.1在根部受缺氮诱导 | 第34-40页 |
3.4.3.1 氮饥饿下GUS活性定量检测 | 第34-36页 |
3.4.3.2 氮饥饿耐受性分析 | 第36-38页 |
3.4.3.3 氮饥饿下游离氨基酸(AminoAcid,AA)含量测定 | 第38-40页 |
3.4.4 OsNPF8.1的表达受脱落酸诱导 | 第40-41页 |
3.5 OsNPF8.1等位基因挖掘—SNP、InDel分析 | 第41-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2页 |
4.1 OsNPF8.1参与水稻对逆境的响应 | 第48-49页 |
4.2 OsNPF8.1参与逆境下有机氮的再利用 | 第49-51页 |
4.3 OsNPF8.1的基因遗传多样性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2页 |
附录A IRRI营养液 | 第62-64页 |
附录B 引物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