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2-25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教学研究 | 第12-17页 |
(一)几何直观及其教学研究 | 第12-14页 |
(二)空间想象及其教学研究 | 第14-15页 |
(三)直观想象素养及其教学研究 | 第15-17页 |
二、直观想象素养分级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19页 |
(三)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 | 第19-20页 |
(四) Hoffer直观化能力五级水平理论 | 第20-21页 |
(五)其他有关直观想象素养的划分水平框架 | 第21-23页 |
三、直观想象素养的水平划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5页 |
二、测试卷题目及编码 | 第25-26页 |
三、高中生直观想象测试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第26-28页 |
(一)信度分析 | 第26-27页 |
(二)效度分析 | 第27-28页 |
四、高中生直观想象测试量表难度、区分度分析 | 第28-31页 |
(一)难度分析 | 第28-29页 |
(二)区分度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31-58页 |
一、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 第31-33页 |
二、直观想象素养各水平维度的基本情况 | 第33-55页 |
(一)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一的基本情况 | 第33-42页 |
(二)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二的得分情况 | 第42-51页 |
(三)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三的得分情况 | 第51-55页 |
三、性别差异性分析 | 第55-57页 |
四、数学成绩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策略 | 第58-78页 |
一、对正方体模型的深入探究 | 第58-61页 |
二、注重概念与公式的直观化教学 | 第61-72页 |
(一)数学概念的直观背景家教学 | 第61-68页 |
(二)数学公式的直观背景教学 | 第68-72页 |
三、探索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72-75页 |
四、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注释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