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研究 | 第10-11页 |
1.2.2 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有关“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 | 第12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贸易便利化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机电产品概念 | 第17页 |
2.1.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 第17-18页 |
2.2 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冰山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2.2.4 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 | 第22-28页 |
3.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分析 | 第22-27页 |
3.1.1 出口规模分析 | 第22-24页 |
3.1.2 出口市场分析 | 第24-26页 |
3.1.3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 第28-37页 |
4.1 贸易便利化的测评 | 第28-32页 |
4.1.1 贸易便利化指标选取及说明 | 第28-30页 |
4.1.2 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数的构建 | 第30-32页 |
4.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程度比较 | 第32-36页 |
4.2.1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 | 第32-34页 |
4.2.2 “一带一路”区域贸易便利化分析 | 第34页 |
4.2.3 具体贸易便利化措施比较 | 第34-35页 |
4.2.4 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贸易便利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6页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第37-40页 |
5.1.1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5.2 模型选择和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46-51页 |
6.1 结论 | 第46-47页 |
6.2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建议 | 第47-49页 |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7页 |
6.2.2 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 | 第47-48页 |
6.2.3 提高金融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 第48页 |
6.2.4 改善、优化规制环境 | 第48-49页 |
6.3 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 第49页 |
6.4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新格局 | 第49-5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附录A 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得分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