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甘蔗叶力学特性试验和分析 | 第16-23页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16-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16-17页 |
2.2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17-22页 |
2.2.1 甘蔗叶含水率 | 第17-18页 |
2.2.2 甘蔗叶拉伸强度 | 第18-20页 |
2.2.3 甘蔗叶剪切应力 | 第20-21页 |
2.2.4 甘蔗叶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1GFS-150型立式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整体设计 | 第23-29页 |
3.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3.1.1 整机结构 | 第23-24页 |
3.1.2 工作原理 | 第24页 |
3.1.3 1GFS-150型立式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整机参数 | 第24-25页 |
3.2 1GFS-150型立式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的动力消耗 | 第25页 |
3.3 传动系统的分析 | 第25-27页 |
3.3.1 传动方案的确定 | 第25-26页 |
3.3.3 粉碎切割力的计算与检验 | 第26-27页 |
3.4 机具的通过性参数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主要装置的结构参数的设计和运动参数的分析研究 | 第29-40页 |
4.1 粉碎装置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 第29-33页 |
4.1.1 粉碎还田机刀架的设计 | 第29-30页 |
4.1.2 粉碎刀的结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 | 第30页 |
4.1.3 粉碎刀运动参数的研究 | 第30-32页 |
4.1.4 直角型刀工作时受力分析 | 第32页 |
4.1.5 粉碎节距 | 第32-33页 |
4.2 引导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 第33-35页 |
4.2.1 甘蔗叶抛送 | 第34-35页 |
4.2.2 引导装置参数的设计 | 第35页 |
4.3 单翼开沟犁的结构设计和安装 | 第35-39页 |
4.3.1 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4.3.2 单翼开沟犁安装位置的选择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1GFS-150型立式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田间试验与改进 | 第40-49页 |
5.1 试验准备 | 第40-41页 |
5.1.1 试验设备 | 第40页 |
5.1.2 试验地条件 | 第40页 |
5.1.3 试验目的 | 第40-41页 |
5.1.4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第41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5.2.1 甘蔗叶粉碎率 | 第41-42页 |
5.2.2 甘蔗叶深埋率 | 第42页 |
5.2.3 1GFS-150型立式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的工作效率 | 第42页 |
5.3 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5.4 单因素试验 | 第43-45页 |
5.4.1 刀架离地高度对甘蔗叶粉碎、深埋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2 直角型刀旋转速度对甘蔗叶粉碎、深埋的影响 | 第44页 |
5.4.3 拖拉机前进速度对甘蔗叶粉碎、深埋的影响 | 第44-45页 |
5.5 多因素正交试验 | 第45-48页 |
5.5.1 极差分析 | 第46-47页 |
5.5.2 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