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2.1 国内外采矿塌陷地治理研究 | 第15-16页 |
2.1.1 国内采矿塌陷地治理研究 | 第15页 |
2.1.2 国外采矿塌陷地治理研究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 第16-19页 |
2.2.1 国内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 第16-17页 |
2.2.2 国外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 第17-19页 |
2.3 国内外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第19-22页 |
2.3.1 国内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第19-20页 |
2.3.2 国外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第20-22页 |
2.4 总体评价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3.1 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内涵 | 第23页 |
3.1.1 土地整理的内涵 | 第23页 |
3.1.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内涵 | 第23页 |
3.2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3.2.1 系统理论 | 第23-24页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3.2.3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第24页 |
3.2.4 区位理论 | 第24页 |
3.3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3.3.1 经济效益 | 第24-25页 |
3.3.2 社会效益 | 第25页 |
3.3.3 生态效益 | 第25-26页 |
3.3.4 综合效益 | 第26页 |
3.4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第27-34页 |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27-28页 |
4.1.1 科学性原则 | 第27页 |
4.1.2 系统性原则 | 第27页 |
4.1.3 全面性原则 | 第27页 |
4.1.4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7-28页 |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28-31页 |
4.2.1 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 | 第28-29页 |
4.2.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第29-31页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4.4 评价分值的计算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情况综述 | 第34-42页 |
5.1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概况 | 第34-36页 |
5.1.1 项目区基本概况 | 第34页 |
5.1.2 项目区自然概况 | 第34-36页 |
5.2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 | 第36-40页 |
5.2.1 项目区整理前土地利用状况 | 第37-39页 |
5.2.2 项目区整理后土地利用现状 | 第39-40页 |
5.3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 第40页 |
5.3.1 电力设施状况 | 第40页 |
5.3.2 交通设施状况 | 第40页 |
5.3.3 灌排水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 第40页 |
5.3.4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 第40页 |
5.4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完成情况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 第42-61页 |
6.1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48页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6.1.2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43-48页 |
6.2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52页 |
6.2.1 准则层指标B相对于目标层指标A的权重计算 | 第48-49页 |
6.2.2 方案层指标C相对于准则层指标B的权重计算 | 第49-51页 |
6.2.3 方案层指标C相对于目标层指标A的权重计算 | 第51-52页 |
6.3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52-56页 |
6.4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评价分值的计算 | 第56-58页 |
6.5 枣庄市齐村镇项目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等级评定 | 第58页 |
6.6 枣庄市齐村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6.6.1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6.6.2 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59页 |
6.6.3 生态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6.6.4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7.1 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7.2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7.2.1 结论 | 第62-63页 |
7.2.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