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舒适度优化的沈阳旧住宅小区适老化景观更新研究--以秀山小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6页
        1.3.1 国外第13-15页
        1.3.2 国内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6页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第16-19页
        1.5.1 社会意义第16-17页
        1.5.2 学术意义第17-18页
        1.5.3 实践意义第18页
        1.5.4 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1.6 相关概念阐述第19-21页
        1.6.1 居住区第19页
        1.6.2 老旧居住区第19页
        1.6.3 住区适老化景观第19页
        1.6.4 人体舒适度第19-21页
    1.7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21-22页
        1.7.1 典型案例分析与类型学研究第21页
        1.7.2 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第21页
        1.7.3 设计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第21-22页
    1.8 课题研究的框架第22-24页
第二章 老旧居住区景观设计适老化相关理论及研究基础第24-42页
    2.1 居住环境及适老化理论第24-27页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第24-25页
        2.1.2 生物气候学理论第25-26页
        2.1.3 分层适老化理论第26-27页
    2.2 居住环境适老性内容及设计原则第27-30页
        2.2.1 居住环境适老性内容界定第27-28页
        2.2.2 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的原则第28-30页
    2.3 适老性设计的微气候环境理论依据第30-36页
        2.3.1 适应于老年人的热工舒适性第30-34页
        2.3.2 适老化环境心理学与居住环境第34-35页
        2.3.3 生态气候学与居住环境第35-36页
    2.4 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评价标准第36-40页
        2.4.1 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客观评价标准第36-38页
        2.4.2 住区景观环境舒适性主观评价标准第38-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沈阳旧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现状调研及影响因素提取第42-64页
    3.1 旧居住区景观环境适老性调研数据统计第42-49页
        3.1.1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第42页
        3.1.2 调研数据统计过程第42-49页
    3.2 旧居住区景观环境适老性调研空间分析第49-55页
        3.2.1 老年人活动的空间类型第50-53页
        3.2.2 老年人活动的空间现状第53-54页
        3.2.3 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影响度第54-55页
    3.3 旧居住小区适老化景观更新的影响因素提取第55-63页
        3.3.1 寒地旧居住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的主观因素第55-59页
        3.3.2 寒地旧居住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的客观因素第59-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基于生理舒适度优化的沈阳旧住区景观更新研究第64-78页
    4.1. 住区并列式布局模拟与优化第65-68页
        4.1.1 住区风环境与光环境模拟第65-66页
        4.1.2 活动空间模拟分析与优化第66-67页
        4.1.3 道路系统模拟分析与优化第67页
        4.1.4 植物绿化配置模拟分析与优化第67-68页
        4.1.5 综合考虑下的优化设计第68页
    4.2 住区错列式布局模拟分析第68-72页
        4.2.1 住区风环境与光环境模拟第68-70页
        4.2.2 活动空间模拟分析与优化第70-71页
        4.2.3 道路系统模拟分析与优化第71页
        4.2.4 植物绿化配置模拟分析与优化第71-72页
        4.2.5 综合考虑下的优化设计第72页
    4.3 住区围合式布局模拟分析第72-76页
        4.3.1 住区风环境与光环境模拟第72-74页
        4.3.2 活动空间模拟分析与优化第74页
        4.3.3 道路系统模拟分析与优化第74-75页
        4.3.4 植物绿化配置模拟分析与优化第75-76页
        4.3.5 综合考虑下的优化设计第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基于心理舒适度优化的沈阳旧住区景观更新研究第78-88页
    5.1 老年人心理安全感优化第78-80页
        5.1.1 空间层次流畅有序第78-79页
        5.1.2 空间层次的多元化塑造第79页
        5.1.3 积极创造多维的空间环境第79-80页
    5.2 景观环境领域感与私密性优化第80-83页
        5.2.1 利用建筑围合空间塑造领域感第80页
        5.2.2 利用构筑物,植物塑造领域感和私密性第80-81页
        5.2.3 住区内环境私密性措施第81-83页
    5.3 景观环境归属感优化第83-85页
        5.3.1 注重细部设计第83-85页
        5.3.2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第85页
    5.4 景观环境的交往性优化第85-86页
    5.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六章 沈阳旧住宅小区适老化景观环境改造实践——以沈阳秀山小区为例第88-106页
    6.1 基地背景及项目概述第88-90页
    6.2 秀山小区现状微环境模拟分析第90-95页
        6.2.1 秀山小区现状风环境模拟分析第92-93页
        6.2.2 秀山小区现状光环境模拟分析第93-94页
        6.2.3 秀山小区风光叠加分析第94-95页
    6.3 秀山小区活动空间优化设计第95-99页
    6.4 秀山小区道路系统优化设计第99-101页
    6.5 秀山小区植物配置优化设计第101-104页
    6.6 空间优化评价第104-105页
    6.7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附录第112-118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112-118页
作者简介第11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菌肽AWRK6中和内毒素及抗败血症活性
下一篇:上市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财务绩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