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3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三)简要评述 | 第22-23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一)学生评议会 | 第23页 |
(二)共同治理理念 | 第23-24页 |
(三)制度 | 第24-25页 |
(四)机制 | 第25页 |
五、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25-27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六、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一)共同治理 | 第27-29页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9-30页 |
七、创新之处 | 第30-31页 |
第一章 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的组织结构 | 第31-45页 |
一、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的发展背景 | 第31-35页 |
(一)“共同治理”理念的兴起 | 第31-32页 |
(二)共同治理法制化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三)美国高校内部权力的制约机制 | 第34-35页 |
(四)以大学章程为依据 | 第35页 |
二、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的性质 | 第35-37页 |
三、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的结构 | 第37-45页 |
(一)学生评议会的常见结构 | 第37-40页 |
(二)学生评议会的特殊结构 | 第40-42页 |
(三)美国学生评议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 | 第42-45页 |
第二章 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的运作机制 | 第45-57页 |
一、学生评议会的决策 | 第45-51页 |
(一)学生评议会的内部决策 | 第45-49页 |
(二)学生评议会参与董事会、校长、各委员会的决策 | 第49-51页 |
二、学生评议会的运作 | 第51-53页 |
三、学生评议会的经费保障 | 第53-57页 |
(一)经费来源 | 第53-55页 |
(二)经费的使用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的价值 | 第57-65页 |
一、发展性价值——对学生自身发展 | 第57-59页 |
(一)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 | 第58页 |
(二)满足了学生的成就需要 | 第58-59页 |
(三)满足了学生的活动需要 | 第59页 |
二、功能性价值——对大学治理的价值 | 第59-62页 |
(一)提高治理民主化水平和决策质量 | 第59-61页 |
(二)有效联络与沟通便于决策制定与实施 | 第61页 |
(三)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学生参与决策机制的实践 | 第61-62页 |
三、社会性价值——对社会服务的价值 | 第62-65页 |
(一)社区服务的价值 | 第62-63页 |
(二)公民教育价值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制度的经验与不足 | 第65-73页 |
一、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制度的成功经验 | 第65-69页 |
(一)以明确的共同治理理念为指导 | 第65-66页 |
(二)以权威的法律授权为依据 | 第66-67页 |
(三)有独立充足的经费做保障 | 第67页 |
(四)有合理的结构体系为支撑 | 第67-69页 |
(五)有强大的支援性组织提供援助与服务 | 第69页 |
二、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现存的问题与挑战 | 第69-73页 |
(一)学生评议会角色定位和治理范围的模糊性 | 第70页 |
(二)学校关注度减弱,整体学生参与率较低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美国大学学生评议会制度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启示 | 第73-79页 |
一、加强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组织建设 | 第73-75页 |
(一)观念上重视学生参与大学治理 | 第73页 |
(二)组织建设上探索民主决策形式 | 第73-74页 |
(三)实践上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 第74-75页 |
二、建立学生代表援助机制 | 第75-76页 |
三、提升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与能力 | 第76-77页 |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 第76页 |
(二)提高学生组织自治以及参与治校的能力 | 第76-77页 |
四、明确学生决策组织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定位 | 第77-79页 |
(一)在相关法律和大学章程细则中予以补充 | 第77页 |
(二)在治理实践中予以肯定和保障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