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4页 |
1.1 GRAS蛋白家族的简介 | 第11-13页 |
1.1.1 GRAS蛋白家族的由来 | 第11页 |
1.1.2 GRAS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1.1.3 GRAS家族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 GRAS蛋白NSP1和NSP2简介 | 第13-15页 |
1.2.1 GRAS蛋白NSP1和NSP2在豆科结瘤途径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1.2.2 GRAS蛋白NSP1和NSP2在独脚金素内酯合成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1.3 氮营养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20页 |
1.3.1 土壤里的氮分布及氮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2 植物中氮的运输机制 | 第16页 |
1.3.3 植物中氮响应信号途径机制 | 第16-20页 |
1.4 拟南芥中AtSCL26和AtSCL29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2.1 材料 | 第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2.1.2 菌株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2.2.1 拟南芥的培养 | 第24-26页 |
2.2.2 根系生长状况观察 | 第26页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2.2.4 突变体纯杂合鉴定原理 | 第26-27页 |
2.2.5 DNA的抽提及PCR阳性检测 | 第27-28页 |
2.2.6 表达量的检测及阳性材料鉴定 | 第28-30页 |
2.2.7 根尖GFP荧光观察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60页 |
3.1 AtSCL26和AtSCL29遗传材料的鉴定 | 第31-36页 |
3.1.1 AtSCL26和AtSCL29突变体材料的鉴定 | 第31-34页 |
3.1.2 AtSCL26和AtSCL29过表达及干涉材料的鉴定 | 第34-36页 |
3.2 AtSCL26和AtSCL29表达模式的芯片数据及其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36-39页 |
3.3 AtSCL26表达模式分析 | 第39页 |
3.4 正常条件下AtSCL26和AtSCL29遗传材料的表型观察 | 第39-44页 |
3.4.1 AtSCL26和AtSCL29突变体材料的表型观察 | 第39-40页 |
3.4.2 AtSCL29过表达材料的表型观察 | 第40-42页 |
3.4.3 AtSCL26过表达材料的表型观察 | 第42-43页 |
3.4.4 AtSCL26和AtSCL29干涉材料的表型观察 | 第43-44页 |
3.5 氮胁迫下AtSCL26和AtSCL29对根系的影响 | 第44-57页 |
3.5.1 商业化低氮体系(氮浓度9.895 mM)条件下AtSCL26和AtSCL29对根系的影响 | 第44-47页 |
3.5.2 低氮体系条件下AtSCL26和AtSCL29对根系的影响 | 第47-55页 |
3.5.3 0mM NO_3~-水培体系下AtSCL26突变体表型观察 | 第55-57页 |
3.6 在0mM NO_3~-皿上体系下Ws背景的AtSCL26过表达材料和AtSCL29干涉材料根系表型观察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4页 |
4.1 拟南芥在AtSCL29正常条件和氮胁迫下对拟南芥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 拟南芥AtSCL26正常条件和在氮胁迫下对拟南芥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 拟南芥AtSCL26和AtSCL29双基因沉默在正常条件和在氮胁迫下对拟南芥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附录1 附图 | 第70-71页 |
附录2 营养液配方 | 第71-73页 |
附录3 引物信息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