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1.3 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国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内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 第22-40页 |
2.1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2.1.1 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 第22页 |
2.1.2 工程造价的业务范围 | 第22-23页 |
2.1.3 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演变 | 第23-24页 |
2.1.4 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2.2 建筑信息模型简介 | 第24-27页 |
2.2.1 BIM的概念 | 第24-25页 |
2.2.2 BIM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3 当前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26-27页 |
2.3 信息集成技术 | 第27-29页 |
2.3.1 信息集成技术概念 | 第27-28页 |
2.3.2 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8-29页 |
2.4 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系统 | 第29-35页 |
2.4.1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第29-30页 |
2.4.2 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系统实现方法 | 第30页 |
2.4.3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30-31页 |
2.4.4 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系统在各阶段的应用优势 | 第31-35页 |
2.5 其他理论概念 | 第35-38页 |
2.5.1 协同学理论 | 第35-37页 |
2.5.2 赢得值法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安徽省BIM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 第40-44页 |
3.1 安徽省BIM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现状 | 第40-41页 |
3.2 安徽省BIM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 第41-42页 |
3.3 安徽省BIM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具体项目的案例研究 | 第44-54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44页 |
4.2 BIM应用环境 | 第44-46页 |
4.3 BIM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 第46-49页 |
4.3.1 BIM应用的整体思路 | 第46-47页 |
4.3.2 钢结构施工BIM应用 | 第47页 |
4.3.3 土建施工BIM应用 | 第47-48页 |
4.3.4 机电施工BIM应用 | 第48-49页 |
4.3.5 幕墙及装饰施工BIM应用 | 第49页 |
4.4 BIM的应用成果 | 第49-50页 |
4.5 来自其他案例的证明 | 第50-53页 |
4.5.1 BIM的项目目标 | 第50页 |
4.5.2 BIM的应用内容 | 第50-53页 |
4.5.3 BIM的应用成果 | 第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对BIM技术应用的再思考 | 第54-59页 |
5.1 BIM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 第54页 |
5.2 BIM技术的价值所在 | 第54-56页 |
5.2.1 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价值 | 第54-55页 |
5.2.2 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第55-56页 |
5.2.3 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价值 | 第56页 |
5.3 BIM技术应用问题的建议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