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太湖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7页
        1.1.1 化学磷肥应用现状第11页
        1.1.2 土壤磷素赋存形态第11-12页
        1.1.3 土壤磷素分级方法第12-16页
        1.1.4 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第16-17页
    1.2 科学问题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9页
    2.2 大田试验设计第19-20页
    2.3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3.1 实验药品与材料第20页
        2.3.2 实验试剂配置第20-21页
    2.4 实验仪器设备第21页
    2.5 实验分析方法第21-23页
        2.5.1 基础理化指标分析第21-22页
        2.5.2 钼蓝法测定提取液中磷含量第22页
        2.5.3 土壤BBP分级法第22页
        2.5.4 土壤磷酸酶活性第22-23页
    2.6 统计分析第23-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2页
    3.1 磷肥减施下稻季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评估第25-35页
        3.1.1 稻季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特征第25-28页
        3.1.2 稻季土壤生物分级磷与速效磷的关系第28-29页
        3.1.3 稻季土壤磷酸酶活性第29-31页
        3.1.4 稻季土壤生物分级磷与磷酸酶的关系第31-32页
        3.1.5 土壤特性对稻季土壤磷组分的影响第32-35页
    3.2 磷肥减施下麦季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评估第35-40页
        3.2.1 麦季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特征第35-37页
        3.2.2 麦季土壤生物分级磷与速效磷的关系第37-38页
        3.2.3 麦季土壤磷酸酶活性第38-39页
        3.2.4 麦季土壤生物分级磷与磷酸酶的关系第39-40页
        3.2.5 土壤特性对麦季土壤磷组分的影响第40页
    3.3 磷肥减施下稻麦周年土壤磷素有效性共性与差异第40-42页
4 讨论第42-45页
    4.1 磷肥减施下稻麦周年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第42-44页
    4.2 磷肥减施下稻麦周年土壤特性对磷组分的影响第44-45页
5 结论第45-46页
6 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护性耕作对黑土磷转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下一篇:Bt转录因子HD731186和HD731919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