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磷转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1 前言第13-18页
    1.1 试验目的与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6页
        1.2.1 耕作概念与作用第13-14页
        1.2.2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14页
        1.2.3 耕作方式对微生物活性影响第14-15页
        1.2.4 耕作方式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15页
        1.2.5 耕作方式对土壤磷素的影响第15-16页
        1.2.6 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16页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6-18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主要内容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2.1 试验地区概况第18页
        2.1.1 试验地区概况第18页
        2.1.2 试验地土壤基础指标第18页
    2.2 试验设计第18-19页
    2.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9-21页
        2.3.1 土壤物理指标第19页
        2.3.2 玉米指标测定第19-20页
        2.3.3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第20页
        2.3.4 植株全磷量第20页
        2.3.5 土壤磷转化强度的测定第20-21页
        2.3.6 土壤养分指标测定第21页
    2.4 数据处理第21-22页
3 结果分析第22-37页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2-24页
        3.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第22页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22-23页
        3.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第23-24页
    3.2 不同耕作方式对磷转化的影响第24-29页
        3.2.1 不同耕作方式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第24页
        3.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全磷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3.2.3 不同耕作方式对有机磷转化的影响第25-27页
        3.2.4 不同耕作方式对无机磷转化的影响第27-29页
        3.2.5 磷组分和速效磷之间线性关系第29页
    3.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磷转化和酶活性的影响第29-32页
        3.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第29-30页
        3.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3.3 磷转化强度、酸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之间相关分析第31-32页
    3.4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苗期磷吸收的影响第32-37页
        3.4.1 不同耕作方式对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3.4.2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苗期磷吸收的影响第33-34页
        3.4.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34-35页
        3.4.4 耕层磷含量和苗期各项指标对产量的影响第35-37页
4 讨论第37-39页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37页
    4.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第37-38页
    4.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38页
    4.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5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土壤遥感分类研究
下一篇:太湖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