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钢套筒式烟囱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玻璃钢烟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 烟囱地震震害和抗震设计要求 | 第12-13页 |
1.3.1 烟囱震害经验 | 第12页 |
1.3.2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目标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玻璃钢-钢套筒式烟囱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 第14-23页 |
2.1 玻璃钢-钢套筒式烟囱结构 | 第14-19页 |
2.1.1 烟囱结构材料 | 第14-17页 |
2.1.2 玻璃钢-钢套筒式烟囱结构形式 | 第17-19页 |
2.2 有限元结构理论 | 第19-22页 |
2.2.1 有限单元法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玻璃钢-钢套筒式烟囱有限元模型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联合模型的烟囱水平地震响应分析 | 第23-47页 |
3.1 模态分析 | 第23-26页 |
3.1.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23-24页 |
3.1.2 ANSYS模态提取方法 | 第24页 |
3.1.3 模态分析结果 | 第24-26页 |
3.2 烟囱水平地震响应反应谱分析 | 第26-32页 |
3.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6页 |
3.2.2 场地条件 | 第26-27页 |
3.2.3 烟囱水平地震作用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27-32页 |
3.3 烟囱水平地震响应弹性时程分析 | 第32-42页 |
3.3.1 地震波选取 | 第32-36页 |
3.3.2 阻尼的取值 | 第36页 |
3.3.3 烟囱水平地震作用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36-42页 |
3.3.4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结果比较 | 第42页 |
3.4 烟囱水平和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时程分析 | 第42-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单独模型的烟囱水平地震响应分析 | 第47-53页 |
4.1 玻璃钢-钢套筒式烟囱单独模型 | 第47-48页 |
4.2 单独模型水平地震响应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4.3 联合模型与单独模型结果比较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内筒分段及内外筒连接对烟囱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53-71页 |
5.1 内筒分段数的影响 | 第53-56页 |
5.1.1 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53-54页 |
5.1.2 水平地震响应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2 止晃点和悬挂点位置改变的影响 | 第56-61页 |
5.2.1 止晃点和悬挂点位置改变的约束条件 | 第57页 |
5.2.2 水平地震响应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5.3 止晃点处限制内筒水平位移的节点个数的影响 | 第61-70页 |
5.3.1 耦合四个节点 | 第61-63页 |
5.3.2 耦合八个节点 | 第63-65页 |
5.3.3 耦合十二个节点 | 第65-67页 |
5.3.4 综合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