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1-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学术回顾 | 第12-15页 |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语境 | 第15-16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六、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庙产风波与宗教政策 | 第18-28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庙产兴学运动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 第19-23页 |
一、庙产兴学的缘起 | 第19-20页 |
二、三次庙产兴学的冲击与寺庙产权的维护 | 第20-23页 |
第三节 民国各时期政府宗教政策的演变 | 第23-28页 |
一、《临时约法》中对信教自由的保护 | 第23-24页 |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寺庙管理例令 | 第24-25页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寺庙管理条例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佛教团体维护庙产的举措 | 第28-42页 |
第一节 组建中国佛教会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中国佛教会维护佛教财产的举措 | 第30-42页 |
一、中国佛教会会刊的创办 | 第30-31页 |
二、中国佛教会会刊中有关维护佛教财产的举措 | 第31-35页 |
三、《监督寺庙条例》颁布后佛教财产被侵占的现实处境 | 第35-40页 |
四、佛教团体维权的效果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司法途径解决庙产纠纷的成效 | 第42-47页 |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中有关庙产纠纷案件的处理 | 第42-44页 |
一、平政院对与庙产纠纷有关案件的处理 | 第42-44页 |
二、行政法院对与庙产纠纷有关案件的处理 | 第44页 |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有关庙产纠纷案件的处理 | 第44-47页 |
一、大理院对与庙产纠纷有关案件的处理 | 第44-45页 |
二、江苏地区法院对与庙产纠纷有关案件的处理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