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旧沥青有效利用率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RAP再生机理及现行级配设计的特点第16-26页
    2.1 沥青的构成理论和老化机理第16-17页
        2.1.1 沥青构成基本理论第16-17页
        2.1.2 沥青的老化机理第17页
    2.2 旧沥青的再生机理第17-18页
        2.2.1 组分迁移理论第17-18页
        2.2.2 相容性理论第18页
    2.3 再生剂的性能第18-19页
        2.3.1 再生剂的分类第18-19页
        2.3.2 再生剂的性能要求第19页
    2.4 旧沥青与再生剂的配伍研究第19-23页
        2.4.1 旧沥青获取与指标分析第19-22页
        2.4.2 旧沥青与再生剂的配伍分析第22-23页
    2.5 现行厂拌热再生设计第23-25页
        2.5.1 “黑岩”假设第23-24页
        2.5.2 现行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确定方法第26-39页
    3.1 RAP掺量的确定第26页
    3.2 旧沥青转移率第26-32页
        3.2.1 旧沥青转移率试验材料第26-27页
        3.2.2 旧沥青转移率试验第27-30页
        3.2.3 旧沥青转移率试验结论第30-32页
        3.2.4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预估第32页
    3.3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第32-35页
        3.3.1 沥青种类和指标参数第32-34页
        3.3.2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方程第34-35页
    3.4 本文旧沥青的有效利用率确定第35-38页
        3.4.1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确定试验材料第35页
        3.4.2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确定试验第35-38页
        3.4.3 本文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确定下的混合料设计第39-49页
    4.1 废旧路面材料的回收和检测第39-41页
        4.1.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铣刨第39-40页
        4.1.2 废旧路面材料的含水率第40页
        4.1.3 废旧路面材料的破碎、筛分和沥青含量第40-41页
    4.2 材料技术指标第41-43页
        4.2.1 新旧沥青的技术指标第41-42页
        4.2.2 新集料的技术指标第42-43页
    4.3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43-48页
        4.3.1 矿料级配设计第43-45页
        4.3.2 假设旧沥青全部利用时最佳沥青含量的确定第45-47页
        4.3.3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确定下的最佳沥青含量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旧沥青有效利用率确定下的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第49-60页
    5.1 高温稳定性第49-50页
        5.1.1 试验方法第49页
        5.1.2 再生条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5.2 低温抗裂性第50-52页
        5.2.1 试验方法第51页
        5.2.2 再生条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5.3 水稳定性第52-54页
        5.3.1 水稳定性试验方法第53页
        5.3.2 再生条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第53-54页
    5.4 疲劳性能第54-59页
        5.4.1 疲劳性能试验方法第54-55页
        5.4.2 再生条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第55-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裂技术下的力学响应分析
下一篇:桥梁船撞设计冲击谱及可靠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