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斑马鱼简介 | 第11-12页 |
1.2 斑马鱼在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斑马鱼尾鳍再生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斑马鱼尾鳍结构 | 第13页 |
1.3.2 斑马鱼尾鳍再生过程 | 第13-14页 |
1.3.3 斑马鱼尾鳍再生细胞来源 | 第14-15页 |
1.3.4 斑马鱼尾鳍再生相关信号通路 | 第15-16页 |
1.4 MARCKS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1 MARCKS家族蛋白结构及性质 | 第16-17页 |
1.4.2 MARCKS相关生物学过程 | 第17页 |
1.5 展望 | 第17-18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斑马鱼尾鳍再生中mlp基因表达分析 | 第19-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9-21页 |
2.3 实验耗材 | 第21页 |
2.4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1-23页 |
2.6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2.6.1 斑马鱼mlp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2.6.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5页 |
2.6.3 斑马鱼尾鳍整体原位杂交 | 第25-30页 |
2.7 实验结果 | 第30-35页 |
2.7.1 不同物种MLP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30-32页 |
2.7.2 PCR扩增mlp基因 | 第32页 |
2.7.3 斑马鱼尾鳍再生形态观察 | 第32-33页 |
2.7.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3-34页 |
2.7.5 斑马鱼尾鳍整体原位杂交 | 第34-35页 |
2.8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斑马鱼尾鳍再生中MLP蛋白表达分析 | 第37-5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37-39页 |
3.3 实验耗材 | 第39页 |
3.4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40-42页 |
3.6 实验方法 | 第42-51页 |
3.6.1 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42-47页 |
3.6.2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 | 第47-49页 |
3.6.3 Western Blot检测MLP蛋白表达水平 | 第49-50页 |
3.6.4 尾鳍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化 | 第50-51页 |
3.7 实验结果 | 第51-56页 |
3.7.1 纯化抗原制备 | 第51-52页 |
3.7.2 兔抗血清效价检测 | 第52-53页 |
3.7.3 细胞免疫荧光 | 第53-55页 |
3.7.4 Western Blot检测MLP蛋白表达变化 | 第55页 |
3.7.5 尾鳍石蜡切片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 | 第55-56页 |
3.8 小结与讨论 | 第56-59页 |
第四章 mlp基因对斑马鱼尾鳍再生的影响 | 第59-65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4.2 实验试剂 | 第59-60页 |
4.3 实验耗材 | 第60页 |
4.4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4.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60页 |
4.6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4.7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4.7.1 荧光检测MO效率 | 第62页 |
4.7.2 MO处理后形态观察 | 第62-63页 |
4.8 小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