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立法审查建议的界定与保障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10-11页
    四、概念阐释第11-12页
    五、文献综述第12-18页
第一章 立法法第99条2款的主要内容第18-30页
    第一节 建议主体第18-21页
    第二节 建议内容第21-25页
    第三节 处理程序第25-30页
第二章 立法法第99条2款的体系把握第30-42页
    第一节 宪法解释:监督权与救济权的具体化第30-32页
    第二节 “建议”与“要求”的区别第32-34页
    第三节 何种审查:主动与被动、事先与事后、抽象与具体第34-42页
        一、立法法第99条2款规定的是被动审查第34-36页
        二、立法法第99条2款规定的是事后审查第36-38页
        三、立法法第99条2款规定的是抽象审查第38-42页
第三章 立法法第99条2款的价值目标第42-48页
    第一节 主观目的:公众参与维护法制统一第42-45页
        一、解决法律冲突,维护法制统一第42-44页
        二、扩大公众参与,加强直接民主第44-45页
    第二节 客观目的:公民权利救济第45-48页
第四章 立法审查建议的程序保障第48-58页
    第一节 建立两种审查程序的必要性第48-49页
    第二节 完善抽象审查程序:保障公民监督权第49-54页
        一、完善反馈机制,保障知情权第49-51页
        二、应该允许先向制定机关提审查建议第51-52页
        三、加强人民代表上传下达的作用第52-53页
        四、完善立法过程的公民参与第53-54页
    第三节 发展复合审查程序:保障权利救济权第54-58页
        一、行政复议中的移送审查和公民直接启动第54-56页
        二、诉讼中的移送审查和公民直接启动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6-67页
后记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语境下的公众判意:定位、异化与引导
下一篇: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法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