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1.1 教学设计寻求科学化依据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了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1.1.3 学习风格研究的日趋成熟,为学习行为研究提供了依据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2.1.1 学习风格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2.1.2 学习风格模型的研究 | 第12-14页 |
2.1.3 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2.1 学习行为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2.2.2 学习行为分类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3 学习行为对学习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 体育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3.1 体育学习行为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2.3.2 体育学习行为分类的研究 | 第17-18页 |
2.3.3 体育学习行为对学习的影响 | 第18页 |
2.4 学习风格与学习行为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2.5 评述 | 第19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6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0-23页 |
3.2.3 课堂观察法 | 第23-26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57页 |
4.1 学生学习风格的测量结果:基于Dunn学习风格量表 | 第26-29页 |
4.1.1 视觉型统计量及其学习风格特点 | 第26-27页 |
4.1.2 动觉型统计量及其学习风格特点 | 第27页 |
4.1.3 听觉型统计量及其学习风格特点 | 第27-28页 |
4.1.4 混合型样本分析及其学习风格特点 | 第28-29页 |
4.1.5 小结 | 第29页 |
4.2 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调查结果分析:基于问卷调查 | 第29-41页 |
4.2.1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听讲”学习行为 | 第30-31页 |
4.2.2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观察”学习行为 | 第31-33页 |
4.2.3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练习”学习行为 | 第33-36页 |
4.2.4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讨论”学习行为 | 第36-38页 |
4.2.5 混合型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行为 | 第38-39页 |
4.2.6 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学习行为 | 第39-40页 |
4.2.7 小结 | 第40-41页 |
4.3 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调查结果分析:基于课堂观察 | 第41-50页 |
4.3.1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听讲”学习行为 | 第42-43页 |
4.3.2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观察”学习行为 | 第43-44页 |
4.3.3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练习”学习行为 | 第44-45页 |
4.3.4 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讨论”学习行为 | 第45-46页 |
4.3.5 不同年级学生体育学习行为 | 第46-49页 |
4.3.6 小结 | 第49-50页 |
4.4 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特征分析 | 第50-52页 |
4.4.1 听觉型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特征 | 第50-51页 |
4.4.2 动觉型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特征 | 第51页 |
4.4.3 视觉型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特征 | 第51-52页 |
4.4.4 小结 | 第52页 |
4.5 对小学3-6年级体育教学设计的启发 | 第52-57页 |
4.5.1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 | 第52-55页 |
4.5.2 关注学生发展的共性需要 | 第55-56页 |
4.5.3 教学设计应寻求个性与共性需要的相对平衡 | 第56-5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建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