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认缴制下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资本认缴制下影响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问题 | 第14-18页 |
(一)股东出资义务的性质 | 第14-16页 |
(二)股东虚假出资 | 第16-17页 |
(三)一元公司 | 第17-18页 |
二、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不足的原因 | 第18-24页 |
(一)股东出资期限缺少有效规范 | 第18-19页 |
(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不完善 | 第19-20页 |
1.资本认缴制下的信息不对等 | 第19-20页 |
2.企业公示信息有效性不足 | 第20页 |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健全 | 第20-23页 |
1.适用要件不够明确 | 第21-22页 |
2.未规定一般适用情形 | 第22页 |
3.诉讼程序缺乏调整规范 | 第22-23页 |
(四)董事受信义务规定不够具体 | 第23-24页 |
三、国外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评析 | 第24-28页 |
(一)完善的股东出资催缴制度 | 第24页 |
(二)健全的信息批露体制 | 第24-25页 |
(三)完善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25页 |
(四)规范的董事受信义务 | 第25-28页 |
四、资本认缴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完善建议 | 第28-34页 |
(一)程序性保护措施 | 第28-30页 |
1.加速股东认缴出资期限到期 | 第28-29页 |
2.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 第29-30页 |
3.引入衡平居次原则 | 第30页 |
(二)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第30-32页 |
1.确定资本显著不足的具体标准 | 第30-31页 |
2.扩大主观适用条件 | 第31页 |
3.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第31-32页 |
(三)公司信息公示措施 | 第32-33页 |
(四)完善董事受信义务的具体规定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