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4-17页 |
第一章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基本思想 | 第17-31页 |
一、“现实的人”与人道主义 | 第17-21页 |
(一)人道主义的思想史 | 第17-19页 |
(二)人道主义与马克思“现实的人” | 第19-21页 |
二、“现实的人”及其属性与本质 | 第21-31页 |
(一)“现实的人”及其属性 | 第21-25页 |
(二)人的本质思想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 第25-31页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内容 | 第31-37页 |
一、共同体及其演变历史探析 | 第31-33页 |
(一)什么是共同体 | 第31页 |
(二)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渊源与变革 | 第31-33页 |
二、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 | 第33-37页 |
(一)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 第33-34页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4页 |
(三)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的本质及其目的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马克思“现实的人”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 | 第37-43页 |
一、不同形式社会共同体下的“人”的存在状态 | 第37-43页 |
(一)“前资本主义共同体”下的“人”的存在状态 | 第38页 |
(二)“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共同体”下的“人”的存在状态 | 第38-40页 |
(三)“真正的共同体”下的“人”的存在状态 | 第40-43页 |
第四章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及其当代价值 | 第43-49页 |
一、“真正的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43-46页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 | 第43-44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关系 | 第44-46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