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取水、引水工程论文--输水建筑物论文

基于广义粒子动力学的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1 围岩分级方法第20-21页
        1.2.2 力学分析法第21页
        1.2.3 数值模拟法第21-2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4-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3.3 研究成果第26-27页
第二章 GPD方法的计算原理第27-51页
    2.1 GPD方法的基本思想第27-28页
    2.2 GPD方法的基本方程第28-34页
        2.2.1 函数积分的GPD近似第28-31页
        2.2.2 函数导数的GPD近似第31-32页
        2.2.3 GPD粒子近似算法第32-34页
    2.3 GPD算法中的光滑核函数的构造及其性质第34-35页
    2.4 GPD法的守恒控制方程第35-37页
        2.4.1 固体守恒方程第35-36页
        2.4.2 GPD形式的质量守恒方程第36页
        2.4.3 GPD形式的动量守恒方程第36-37页
        2.4.4 GPD形式的能量守恒方程第37页
    2.5 GPD法中的岩石本构模型第37-45页
        2.5.1 弹塑性本构模型第37-39页
        2.5.2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第39-42页
        2.5.3 数值误差处理第42-44页
        2.5.4 GPD法的弹塑性方程离散化第44-45页
    2.6 GPD法中的边界处理第45-46页
    2.7 邻近粒子的搜索配对第46-48页
        2.7.1 全配对搜索法第47页
        2.7.2 链表搜索法第47-48页
        2.7.3 树形搜索法第48页
    2.8 时间积分第48-49页
    2.9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GPD法的C++程序实现和优化技术第51-67页
    3.1 程序实现过程第51页
    3.2 程序流程图第51-52页
    3.3 程序优化技术第52-66页
        3.3.1 内存池优化技术第53-58页
        3.3.2 并行计算优化技术第58-61页
        3.3.3 KD树搜索法第61-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弹塑性分析第67-113页
    4.1 前处理模型建立第67-69页
        4.1.1 计算模型的选取第67页
        4.1.2 计算模型第67-69页
    4.2 引水隧洞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区的数值模拟结果第69-104页
        4.2.1 2500 m埋深引水隧洞断面第70-86页
        4.2.2 2000 m埋深引水隧洞断面第86-95页
        4.2.3 1500 m埋深引水隧洞断面第95-104页
    4.3 埋深对于引水隧洞围岩的影响第104-112页
        4.3.1 埋深对于水平应力的影响第104-107页
        4.3.2 埋深对于竖直应力的影响第107-109页
        4.3.3 埋深对于水平位移的影响第109-111页
        4.3.4 埋深对于竖直位移的影响第111-112页
    4.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五章 与有限元方法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113-127页
    5.1 水平方向应力场的对比分析第113-116页
    5.2 竖直方向应力场的对比分析第116-119页
    5.3 水平位移场的对比分析第119-122页
    5.4 竖直位移场的对比分析第122-125页
    5.5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第127-129页
    6.1 主要结论第127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27-128页
    6.3 改进与展望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水足迹—灰靶理论的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一篇:澜沧江某水电站中坝址岸坡岩体卸荷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