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矿区环境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铜同位素示踪技术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大气尘重金属污染研究 | 第12-13页 |
1.2.3 铜同位素分析现状 | 第13-14页 |
1.2.4 铜同位素在生物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0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1.2 研究区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 第17页 |
2.1.3 研究区气候水文条件 | 第17-18页 |
2.1.4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页 |
2.2 研究区环境特征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 | 第20-30页 |
3.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第20-21页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3.3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1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1-28页 |
3.4.1 样品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 第22页 |
3.4.2 样品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4.3 样品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 | 第24-25页 |
3.4.4 样品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25页 |
3.4.5 样品同位素测试前处理 | 第25-28页 |
3.4.6 样品消解方法对比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攀枝花土壤、大气尘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30-45页 |
4.1 研究区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30-37页 |
4.1.1 大气尘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4.1.2 全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4.1.3 分区域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 第32-37页 |
4.2 土壤、大气尘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37-44页 |
4.2.1 单因子指数法 | 第38-41页 |
4.2.2 地积累指数法 | 第41-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研究区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45-55页 |
5.1 大气尘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45-46页 |
5.2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5.3 土壤样品不同重金属分布特征讨论 | 第47-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土壤及大气尘微观分析 | 第55-59页 |
6.1 大气尘SEM-EDX分析 | 第55-56页 |
6.2 土壤SEM-EDX分析 | 第56-5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7章 铜同位素污染源示踪 | 第59-65页 |
7.1 Cu同位素示踪样品铜的含量 | 第59页 |
7.2 铜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 | 第59-63页 |
7.3 Cu同位素分馏影响因素 | 第63-6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