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染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印染废水的危害 | 第15页 |
1.2.2 印染废水的处理手段 | 第15-18页 |
1.3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8-22页 |
1.3.1 Fenton氧化 | 第19-20页 |
1.3.2 光催化氧化 | 第20页 |
1.3.3 催化湿式氧化 | 第20-21页 |
1.3.4 声化学氧化与臭氧氧化 | 第21-22页 |
1.4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 第22-26页 |
1.4.1 电-Fenton与光电-Fenton | 第22-23页 |
1.4.2 阳极氧化 | 第23-24页 |
1.4.3 阳极氧化阳极电极 | 第24-26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5.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器材与内容 | 第28-32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8-30页 |
2.1.1 实验试剂与规格 | 第28-29页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 阳极电催化氧化染料反应的效果评价 | 第30-31页 |
2.2.1 亚甲基蓝、结晶紫与罗丹明B降解效率的测试 | 第30-31页 |
2.2.2 羟基自由基生成测试 | 第31页 |
2.3 电极材料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31页 |
2.3.1 电极材料的XPS测试 | 第31页 |
2.3.2 电极材料的SEM测试 | 第31页 |
2.4 染料降解中间体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不同结构有机染料在氧气-阳极协同氧化体系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 第32-41页 |
3.1 概述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2.1 亚甲基蓝、结晶紫与罗丹明B的电催化氧化降解 | 第33页 |
3.2.2 化学分析 | 第33-34页 |
3.2.3 电催化氧化降解路径的分析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3.3.1 石墨毡不同电压下阳极氧化目标污染物染料的脱色效果 | 第34-36页 |
3.3.2 不同电压下阳极氧化反应体系中活性氧化物种的检测 | 第36-37页 |
3.3.3 染料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石墨毡阳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的优化 | 第41-49页 |
4.1 概述 | 第41-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4.2.1 石墨毡电极的结构表征 | 第42页 |
4.2.2 石墨毡阳极氧化三种染料的关键参数的优化 | 第42页 |
4.2.3 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电化学氧化降解染料 | 第42-43页 |
4.2.4 化学分析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4.3.1 石墨毡电极的表征 | 第43-44页 |
4.3.2 石墨毡电催化氧化亚甲基蓝、结晶紫与罗丹明B的过程参数优化 | 第44-47页 |
4.3.3 超声波辅助电化学氧化催化降解染料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