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pH值特征及其变化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5-27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5-18页
        2.1.1 地质地貌特征第15页
        2.1.2 入湖河流特征第15-16页
        2.1.3 气候特征第16页
        2.1.4 土壤植被特征第16-17页
        2.1.5 社会经济状况第17-18页
    2.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7页
        2.2.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2.2.2 研究方法第19-26页
        2.2.3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3章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pH值及水环境特征第27-47页
    3.1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pH值变化特征第27-32页
        3.1.1 滇池流域河流pH值的分布特征第27-29页
        3.1.2 宝象河pH值的年内变化特征第29-32页
    3.2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特征第32-45页
        3.2.1 河流水质参数及营养盐特征第32-39页
        3.2.2 主要离子特征第39-45页
    3.3 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滇池入湖河流pH值与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第47-53页
    4.1 pH值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4.2 pH值与水质参数的响应关系分析第48-51页
    4.3 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滇池入湖河流pH值变化机制分析第53-62页
    5.1 [CO_2(H_2CO_3)-HCO_3~--CO_3~(2-)]缓冲系统对pH值的影响第53-55页
    5.2 [Ca~(2+)-CaCO_3(Mg~(2+)-MgCO_3)]缓冲系统对pH值的影响第55-58页
    5.3 滇池流域主要河流ANC对pH值的影响第58-61页
    5.4 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不同污染来源对滇池入湖河流ANC值的影响第62-69页
    6.1 主成分分析第62-64页
    6.2 滇池入湖河流水化学类型分析第64-65页
    6.3 不同河段的离子来源调查分析第65-67页
    6.4 小结第67-6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3页
    7.1 主要结论第69-71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攀枝花矿区环境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铜同位素示踪技术
下一篇:基于铁基金属-有机框架的类芬顿体系降解染料及污泥脱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