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芯片表面DNA杂交探针的设计与应用及DNA诱导的金纳米粒子组装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DNA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基本性质第11-12页
    1.2 DNA链替换反应第12-13页
    1.3 DNA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13-22页
        1.3.1 动态DNA纳米技术第14-18页
        1.3.2 结构DNA纳米技术第18-22页
    1.4 DNA在金纳米粒子自组装中的发展与应用第22-29页
第二章 芯片表面DNA杂交探针的设计与应用第29-43页
    2.1 摘要第29页
    2.2 引言第29-31页
    2.3 实验部分第31-34页
        2.3.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2.3.2 氨基芯片的制备第32页
        2.3.3 DNA杂交探针的制备第32-33页
        2.3.4 芯片表面DNA杂交探针的固定第33-34页
        2.3.5 芯片表面DNA杂交探针的检测第34页
        2.3.6 荧光实验第3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4-41页
        2.4.1 芯片表面toehold交换探针的设计第34-35页
        2.4.2 芯片表面探针的固定与目标链的检测第35-37页
        2.4.3 用于区分单碱基突变的双链DNA探针的优化第37-40页
        2.4.4 芯片表面与溶液中toehold交换探针性能的比较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光响应球形核酸的设计与应用第43-63页
    3.1 摘要第43页
    3.2 引言第43-46页
    3.3 实验部分第46-50页
        3.3.1 实验材料第46-47页
        3.3.2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第47页
        3.3.3 光响应球形核酸的制备第47页
        3.3.4 荧光光谱测量第47-48页
        3.3.5 SNAs自组装动力学监测第48页
        3.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第48页
        3.3.7 细胞培养第48页
        3.3.8 细胞荧光共聚焦成像第48页
        3.3.9 流式细胞分析第48-49页
        3.3.10 Total RNA提取和定量RT-PCR第49页
        3.3.11 细胞活性分析第49页
        3.3.12 细胞凋亡检测第49-5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3.4.1 光控的SNAs自组装体系的构建第50-52页
        3.4.2 光切断效率的研究第52页
        3.4.3 光控的SNAs自组装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2-54页
        3.4.4 光响应SNAs自组装的TEM表征第54-55页
        3.4.5 光照时间对SNAs自组装体系的影响第55-57页
        3.4.6 光响应SNA在癌细胞中释放miR-34a第57-60页
        3.4.7 光响应SNA释放的miR-34a对癌细胞内生存素的表达抑制第60页
        3.4.8 SNA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DNA分子机器调控的金纳米粒子结晶第63-83页
    4.1 摘要第63页
    4.2 引言第63-66页
    4.3 实验部分第66-69页
        4.3.1 实验材料第66-67页
        4.3.2 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制备第67页
        4.3.3 底物链纯化第67页
        4.3.4 DNA循环网络驱动的SNAs组装体系的制备第67-68页
        4.3.5 荧光动力学表征第68页
        4.3.6 SNAs组装动力学监测第68页
        4.3.7 退火的方法制备SNAs晶体结构第68页
        4.3.8 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第68-6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9-82页
        4.4.1 巯基修饰的DNA在金纳米粒子表面接枝数第70-71页
        4.4.2 退火的方法制备 fcc晶体结构第71-73页
        4.4.3 引发链释放速率的研究第73-74页
        4.4.4 利用时间依赖的相互作用体系制备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第74-77页
        4.4.5 结晶动力学研究第77-78页
        4.4.6 连接链密度对SNAs结晶的影响第78-79页
        4.4.7 利用时间依赖的相互作用体系制备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第79-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5.1 总结第83-84页
    5.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表面超薄二维结构的构建及其表面化学研究
下一篇: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