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罚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2页 |
一、行政罚款法律界定与功能定位 | 第12-17页 |
(一)行政罚款法律界定 | 第12-15页 |
1.行政罚款的内涵 | 第12页 |
2.行政罚款适用条件 | 第12-13页 |
3.行政罚款法律程序 | 第13-15页 |
(二)行政罚款的功能 | 第15-17页 |
1.惩戒功能 | 第16页 |
2.预防功能 | 第16页 |
3.补偿功能 | 第16-17页 |
二、行政罚款面临的问题及问题成因 | 第17-27页 |
(一)行政罚款面临的问题 | 第17-22页 |
1.“以罚代管”现象突出 | 第17-18页 |
2.“罚不止禁”问题泛滥 | 第18-19页 |
3.执法程序混乱 | 第19-22页 |
(二)行政罚款问题成因分析 | 第22-27页 |
1.行政罚款利益驱动 | 第22-23页 |
2.行政罚款惩处力度不足 | 第23-26页 |
3.行政罚款执法程序缺失 | 第26页 |
4.行政罚款监督不力 | 第26-27页 |
三、行政罚款困境治理策略 | 第27-38页 |
(一)重塑行政罚款的制度定位 | 第27-28页 |
1.功能定位:威慑与补偿 | 第27-28页 |
2.目的定位:纠正违法与惩戒违法 | 第28页 |
(二)规范行政罚款自由裁量权 | 第28-30页 |
1.完善减轻、免除或者加重处罚的规定 | 第28-29页 |
2.规范行政罚款裁量基准的幅度 | 第29-30页 |
3.变通适用行政罚款裁量基准 | 第30页 |
(三)转化行政罚款执法方式 | 第30-33页 |
1.优化罚款设定 | 第30-31页 |
2.完善证据收集与认证制度 | 第31-32页 |
3.协调行政罚款与其他处罚方式的转化与衔接 | 第32-33页 |
(四)完善行政罚款程序 | 第33-36页 |
1.完善行政罚款告知制度 | 第33页 |
2.进一步确立听证案卷排他性原则 | 第33-34页 |
3.保障相对人的陈述权与申辩权 | 第34-35页 |
4.加快《行政程序法》的出台 | 第35-36页 |
(五)强化行政罚款监督 | 第36-38页 |
1.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 第36页 |
2.加强行政罚款经费使用的外部监督 | 第36-37页 |
3.建立对滥用行政罚款执行权的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