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1.2.1 冻土工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冻土路基冻融变形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考虑气候变暖对冻土路基变形稳定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变形稳定特性分析 | 第20-30页 |
2.1 多年冻土相关基础知识概述 | 第20-22页 |
2.1.1 多年冻土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2.1.2 多年冻土的分布 | 第20-22页 |
2.2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典型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 第22-26页 |
2.2.1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典型病害调查 | 第22-23页 |
2.2.2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成因分析 | 第23-26页 |
2.3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2.3.1 气候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2 冻土内在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工程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多年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型研究 | 第30-36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基本假定 | 第30页 |
3.3 基本方程 | 第30-33页 |
3.3.1 伴有相变的路基瞬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30-31页 |
3.3.2 冻土路基水分场控制方程 | 第31页 |
3.3.3 水热联系方程 | 第31-32页 |
3.3.4 应力-应变方程 | 第32-33页 |
3.4 三场耦合方程 | 第33-34页 |
3.5 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关系 | 第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气候变暖条件下多年冻土公路路基变形数值分析 | 第36-60页 |
4.1 概述 | 第36页 |
4.2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36-37页 |
4.3 依托项目工况简介 | 第37-38页 |
4.4 模型的建立 | 第38-43页 |
4.4.1 模拟对象的描述 | 第38-40页 |
4.4.2 模型几何划分 | 第40-41页 |
4.4.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1页 |
4.4.4 初始条件设置 | 第41-42页 |
4.4.5 过程控制及模块组建 | 第42-43页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58页 |
4.5.1 温度场分析 | 第43-48页 |
4.5.2 水分场分析 | 第48-52页 |
4.5.3 应力场分析 | 第52-54页 |
4.5.4 位移场分析 | 第54-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气候变暖条件下多年冻土公路路基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措施 | 第60-71页 |
5.1 概述 | 第60页 |
5.2 稳定性计算原理 | 第60-62页 |
5.2.1 强度折减法原理简介 | 第60页 |
5.2.2 路基边坡失稳的判别标准 | 第60-61页 |
5.2.3 土体本构模型的确定 | 第61-62页 |
5.3 路基模型建立与计算参数确定 | 第62-65页 |
5.3.1 路基模型的建立 | 第62页 |
5.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62-63页 |
5.3.3 路基稳定性分析 | 第63-65页 |
5.4 气候变暖条件下多年冻土路基稳定工程措施 | 第65-70页 |
5.4.1 通风管路基 | 第65-66页 |
5.4.2 片块石路基 | 第66-67页 |
5.4.3 热棒路基 | 第67-68页 |
5.4.4 隔热层路基 | 第68-69页 |
5.4.5 遮阳板路基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