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 语文阅读的研究 | 第10-11页 |
1. 阅读中的元认知研究 | 第10-11页 |
2. 阅读中的动机研究 | 第11页 |
(二) 阅读能力研究 | 第11-14页 |
1. 国内阅读能力的研究 | 第11-13页 |
2. 国外阅读能力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阅读教学研究 | 第14-16页 |
1. 国内阅读教学的演变 | 第14页 |
2. 国外阅读教学简介 | 第14-16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 阅读 | 第16页 |
2. 阅读能力 | 第16页 |
3. 阅读教学 | 第16-17页 |
三、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语文阅读过程的基本模式 | 第17-18页 |
(二) 语文阅读教学的类型 | 第18-20页 |
1. 自主性阅读教学 | 第18页 |
2. 研究性阅读教学 | 第18-19页 |
3. 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 | 第19页 |
4. 整体阅读教学 | 第19-20页 |
5. 创新性阅读教学 | 第20页 |
(三) 新课程的语文阅读教学特点 | 第20-22页 |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2-4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 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2. 访谈法 | 第22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三)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四)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3-35页 |
1. 阅读兴趣的分析 | 第23-25页 |
2. 阅读动机的分析 | 第25-27页 |
3. 阅读习惯的分析 | 第27-29页 |
4. 阅读内容的分析 | 第29-31页 |
5. 阅读方法的分析 | 第31-33页 |
6. 阅读资源的分析 | 第33-34页 |
7. 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 | 第34-35页 |
(五)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1.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35页 |
2. 关于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 | 第35-36页 |
3.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 第36页 |
(六)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1.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 第36-37页 |
2. 学生阅读动机不强,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动机的调动 | 第37页 |
3. 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第37-38页 |
4.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环节的关注点上未达成共识 | 第38页 |
5. 学生尚未掌握好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上力度不够 | 第38-39页 |
6. 教师正确阅读教学理念指导下,未能使学生获得好的阅读效果 | 第39-40页 |
五、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 第40-49页 |
(一) 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0-42页 |
1. 通过新颖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0页 |
2. 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0页 |
3. 通过引导想象和合理联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0-41页 |
4. 通过续写课文,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1页 |
5. 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1页 |
6. 教师利用自身阅读行为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41-42页 |
(二)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 | 第42-43页 |
1. 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形成正确的阅读动机 | 第42页 |
2.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 第42页 |
3. 提供及时反馈信息,多正面表扬学生 | 第42-43页 |
4. 进行合理归因,引导学生自我激励 | 第43页 |
5. 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协同竞争 | 第43页 |
(三) 培养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 第43-45页 |
1. 培养学生课前主动预习的阅读习惯 | 第43-44页 |
2. 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 第44页 |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的习惯 | 第44页 |
4.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 第44-45页 |
(四) 在教学环节的关注点上教师与学生要达成共识 | 第45-46页 |
1. 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 第45页 |
2. 学生要在分析文章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 第45-46页 |
(五) 培养学生掌握好的阅读方法 | 第46-47页 |
1. 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 第46页 |
2. 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阅读方法 | 第46页 |
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质疑问题的阅读方法 | 第46-47页 |
(六) 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 第47-49页 |
1. 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 第47页 |
2.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师生观 | 第47页 |
3. 务必掌握灵活、精当和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 第47-48页 |
4. 务必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 | 第48页 |
5. 务必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附录A 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附录B 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附录C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