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不同安装方位角和倾角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发电量及收益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第13-22页
    2.1 光伏系统发电原理第13-16页
        2.1.1 太阳电池工作原理第13-15页
        2.1.2 并网光伏系统工作原理第15-16页
    2.2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第16-18页
        2.2.1 BIPV系统的优势第16-17页
        2.2.2 BIPV系统的分类第17-18页
    2.3 影响BIPV系统发电量的主要因素分析第18-21页
        2.3.1 辐照度第18-19页
        2.3.2 方位角及倾角第19页
        2.3.3 温度第19-20页
        2.3.4 灰尘第20页
        2.3.5 BIPV系统的安装方式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不同方位角和倾角的系统建模第22-33页
    3.1 不同方位角和倾角的辐射资源建模第22-30页
        3.1.1 辐射资源的数学模型第22-26页
        3.1.2 辐射资源的仿真模型第26-30页
    3.2 不同方位角和倾角的系统发电量建模第30-32页
        3.2.1 发电量的数学模型第30-31页
        3.2.2 发电量的仿真模型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不同方位角和倾角的BIPV系统收益分析第33-43页
    4.1 系统收益数学建模第33-39页
        4.1.1 BIPV系统总投资第33-37页
        4.1.2 经济收益第37-38页
        4.1.3 环境收益第38-39页
    4.2 系统收益仿真模型第39-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实验与实验结果分析第43-64页
    5.1 实验及实验系统介绍第43-47页
        5.1.1 实验概述第43-44页
        5.1.2 实验系统第44-47页
    5.2 实验数据分析第47-51页
        5.2.1 气象数据第47-48页
        5.2.2 发电量分析第48-51页
    5.3 仿真预测数据分析第51-56页
        5.3.1 发电量分析第51-54页
        5.3.2 收益分析第54-56页
    5.4 PVsyst与Polysun软件的模拟数据第56-59页
        5.4.1 PVsyst软件的模拟数据第56-58页
        5.4.2 Polysun软件的模拟数据第58-59页
    5.5 数据对比分析第59-63页
        5.5.1 实验与仿真逐时发电量对比第59-61页
        5.5.2 实验、仿真和其他软件的发电量对比第61-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附录A第66-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PEDOT:PSS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界面调控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微放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