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基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阳江市财政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页
    1.6 研究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界定第19-24页
    2.1 概念第19-22页
        2.1.1 公共治理第19页
        2.1.2 财政管理第19-20页
        2.1.3 财政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20页
        2.1.4 财政管理的特征第20-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3页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第22-23页
        2.2.2 治理理论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阳江市财政管理改革现状分析第24-34页
    3.1 阳江市财政管理组织构架与职能分析第24-25页
        3.1.1 阳江市财政组织机构第24页
        3.1.2 阳江市财政职能分析与管理第24-25页
    3.2 阳江市财政管理改革内容分析第25-30页
        3.2.1 阳江市公共财政收入改革情况第25-26页
        3.2.2 阳江市公共财政支出情况第26-28页
        3.2.3 阳江市公共财政决算管理改革第28-30页
    3.3 阳江市财政管理改革已取得的成效第30-33页
        3.3.1 公共民生需求逐步得到切实保障第30-31页
        3.3.2 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第31-32页
        3.3.3 财政管理形式不断多样规范第32-33页
        3.3.4 财政监督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第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阳江市财政管理问题第34-39页
    4.1 阳江市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4.1.1 财政运行缺乏规范性与统一性第34页
        4.1.2 财政管理重收支规模轻财政整体结构第34-35页
        4.1.3 财政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第35页
        4.1.4 财政机制管理重经验而轻理论第35页
        4.1.5 财政管理重平衡轻效益第35-36页
    4.2 阳江市财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38页
        4.2.1 财政管理重人治而轻法治第36页
        4.2.2 忽视了财政治理结构的整体性功能第36-37页
        4.2.3 财政管理的参与性较弱第37页
        4.2.4 缺乏对财政治理科学化的认识第37页
        4.2.5 财政治理的效益理念待完善第37-38页
    4.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阳江市财政管理改革对策及展望第39-45页
    5.1 构建阳江市财政的民主机制第39-40页
        5.1.1 健全地方财政的法律保障第39页
        5.1.2 建立共同参与的民主财政分工方式第39-40页
    5.2 调整规划阳江市财政治理结构第40-41页
        5.2.1 构建阳江市财政治理体系第40页
        5.2.2 实现财政治理的结构化管理第40-41页
    5.3 规范加强阳江市财政的监督机制第41-42页
        5.3.1 实现财政监督的全员化第41-42页
        5.3.2 规范财政监督渠道和途径第42页
    5.4 实现阳江市财政的科学治理第42-43页
        5.4.1 正确认识财政治理理论第42-43页
        5.4.2 实现财政治理理论到实践的跨越第43页
    5.5 促进阳江市财政治理与效益的结合第43-44页
        5.5.1 树立财政治理的效益观念第43-44页
        5.5.2 实现财政治理与财政效益双赢第44页
    5.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射频辉光射流的微波共振测量
下一篇:并购中的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