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不足问题提出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内涵 | 第18-19页 |
一、公共利益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公共利益 | 第19页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涉及的具体条款 | 第19-22页 |
一、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 | 第19-20页 |
二、例外条款 | 第20页 |
三、国民待遇条款 | 第20-21页 |
四、征收条款 | 第21页 |
五、最惠国待遇条款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不足 | 第22-23页 |
一、投资协定对东道国公共利益条款规定不足 | 第22-23页 |
二、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对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不足 | 第23页 |
第四节 国际投资仲裁中保护东道国公共利益的意义 | 第23-26页 |
一、缓解东道国与投资者的紧张关系 | 第23-24页 |
二、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的兴起 | 第24页 |
三、国际投资法的本质要求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国际投资仲裁中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问题原因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问题理论分析 | 第26-30页 |
一、仲裁庭角度分析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问题原因 | 第26-28页 |
二、投资协定角度分析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问题原因 | 第28-29页 |
三、投资仲裁体制角度分析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问题原因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问题案例分析 | 第30-38页 |
一、S.D.Myers公司诉加拿大案 | 第31-32页 |
二、Philip Morris诉乌拉圭案 | 第32-34页 |
三、阿根廷投资仲裁案—以CMS案、LG&E案、Sempra案、Enron案为例 | 第34-38页 |
第三章 完善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措施 | 第38-53页 |
第一节 主要国际投资仲裁机制与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 | 第38-47页 |
一、ICSID投资仲裁机制 | 第38-40页 |
二、NAFTA投资仲裁机制 | 第40-41页 |
三、TTIP投资仲裁机制 | 第41-43页 |
四、TPP及CPTTP投资仲裁机制 | 第43-45页 |
五、对主要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评价及启示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公共利益保护的具体建议 | 第47-53页 |
一、合理规定投资协定内容 | 第47-48页 |
二、约束条约解释机制 | 第48-49页 |
三、改革国际投资仲裁争端解决程序 | 第49-51页 |
四、提升国际投资仲裁透明度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国际投资仲裁中我国公共利益保护对策研究 | 第53-62页 |
第一节 中国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实践 | 第53-56页 |
一、我国作为东道国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参与的案件 | 第53-55页 |
二、我国双边投资协定中公共利益保护不足 | 第55-56页 |
三、我国在国际投资仲裁领域发展滞后 | 第56页 |
第二节 我国如何在国际投资仲裁体制中保护公共利益 | 第56-58页 |
一、密切关注国际投资仲裁发展动态、提升规则制定话语权 | 第56-57页 |
二、提出应对国际投资仲裁发展的中国观点 | 第57-58页 |
三、发展我国国内的投资仲裁体制 | 第58页 |
第三节 我国如何在双边投资协定中保护公共利益 | 第58-62页 |
一、区别管辖权条款的适用 | 第58-59页 |
二、规定各种例外条款 | 第59页 |
三、废除保护伞条款 | 第59-60页 |
四、合理设定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 第60-61页 |
五、谨慎对待投资待遇条款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一、著作类 | 第63页 |
二、期刊类 | 第63-64页 |
三、外文文献 | 第64-65页 |
四、网络文献 | 第65-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