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一、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推力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一、理论层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同课异构”具体实践的跟踪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关于“同课异构”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同”和“异”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一、因同求异 | 第19-20页 |
二、异中存同 | 第20页 |
第三节 活动的基本类型和大体流程 | 第20-22页 |
第四节 活动的注意事项 | 第22-24页 |
第五节 活动的重要意义 | 第24-26页 |
一、提高教学教研的质量,创设良好教学教研环境。 | 第24页 |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动教师群体的进步。 | 第24-25页 |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开展的调查调研和典型案例 | 第26-37页 |
第一节 访谈 | 第26-27页 |
一、访谈对象与内容 | 第26页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27-37页 |
一、案例A: 多人同时“同课异构” | 第27-34页 |
二、案例B: 一人多次“同课异构” | 第34-37页 |
第四章 目前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提高活动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 第38-44页 |
一、完善活动流程,促使其系统化、常规化和具体化 | 第38-39页 |
二、增加大型活动次数,吸引优秀教师成为活动的中流砥柱 | 第39-41页 |
三、打破学科界限,尝试相似学科之间的创新和融合 | 第41-42页 |
四、建立教研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