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3 评述第15页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4.1 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低碳农业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第18-22页
    2.1 低碳农业相关概念第18-19页
        2.1.1 低碳农业第18页
        2.1.2 生态农业第18页
        2.1.3 循环农业第18-19页
        2.1.4 有机农业第19页
    2.2 低碳农业基础理论第19-21页
        2.2.1 农业生态学理论第19-20页
        2.2.2 可持续农业理论第20-21页
        2.2.3 循环农业理论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第22-28页
    3.1 山东省基本概况第22页
    3.2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第22-27页
        3.2.1 农业碳排放量现状第22-24页
        3.2.2 农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第24页
        3.2.3 生态循环农业初步发展第24-26页
        3.2.4 农业规模经营水平逐步提高第26页
        3.2.5 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得到推广第26-27页
    3.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第28-37页
    4.1 山东省低碳农业评价指标的选取和体系构建第28-31页
        4.1.1 构建原则第28页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8-29页
        4.1.3 评价体系主要指标解释第29-30页
        4.1.4 评价方法第30-31页
    4.2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第31-34页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第31-33页
        4.2.2 权重的确定第33-34页
        4.2.3 计算各系统综合得分第34页
    4.3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34-36页
        4.3.1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波动式上升第34-35页
        4.3.2 农业环境与能耗发展趋势呈缓慢上升第35页
        4.3.3 农业人员发展状况得到改善第35页
        4.3.4 低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第35-36页
    4.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5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43页
    5.1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39页
        5.1.1 评价方法的筛选第37页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及数据处理第37-38页
        5.1.3 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第38-39页
        5.1.4 结果分析第39页
    5.2 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42页
        5.2.1 农业生产生活污染严重第39-40页
        5.2.2 农机排放高碳化第40-41页
        5.2.3 低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第41页
        5.2.4 低碳农业分散经营第41-42页
        5.2.5 农民低碳意识相对薄弱第42页
    5.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6 推进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3-49页
    6.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43页
    6.2 积极引导低碳农业规模化经营第43-44页
    6.3 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第44-46页
        6.3.1 直接或间接减少碳排放量第44-45页
        6.3.2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废旧农地膜第45页
        6.3.3 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第45-46页
    6.4 培养农民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和技能第46-47页
    6.5 继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第47-48页
    6.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ESA体系的延安市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下一篇:复杂暂态电能质量扰动波形捕获与数据压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