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LESA体系的延安市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1.4 相关概念第13-14页
        1.4.1 耕地概念第13-14页
        1.4.2 耕地质量概念第14页
        1.4.3 基本农田概念第14页
        1.4.4 LESA模型第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6-23页
    2.1 行政区概况第16页
    2.2 自然条件状况第16-17页
    2.3 社会经济状况第17-18页
    2.4 土地利用状况第18-19页
    2.5 基本农田状况第19-23页
        2.5.1 基期耕地面积与基本农田指标对比第19-20页
        2.5.2 基本农田现状分析第20-22页
        2.5.3 延安市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不足第22-23页
第三章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第23-34页
    3.1 自然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第23-24页
        3.1.1 自然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23-24页
        3.1.2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第24页
    3.2 评价单元确定第24页
    3.3 获取评价指标特征值第24-25页
    3.4 指标分级计分规则第25-26页
    3.5 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26-27页
    3.6 自然质量评价模型确立第27页
    3.7 自然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第27-34页
        3.7.1 各县耕地自然质量评价分析第28-32页
        3.7.2 自然质量评价结果检验第32-34页
第四章 立地条件评价第34-41页
    4.1 立地条件评价指标选取第34-37页
        4.1.1 立地条件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34-35页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计分规则确定第35-37页
    4.2 立地条件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37页
    4.3 立地条件评价模型确立第37页
    4.4 立地条件评价结果分析第37-41页
        4.4.1 数量分布分析第37-38页
        4.4.2 空间分布分析第38-41页
第五章 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第41-46页
    5.1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第41-42页
    5.2 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42-46页
        5.2.1 数量分布分析第42-43页
        5.2.2 空间分布分析第43-46页
第六章 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第46-50页
    6.1 基本农田划定第46页
        6.1.1 本农田划定标准第46页
        6.1.2 延安市耕地综合质量平均分值计算第46页
    6.2 基本农田划定结果分析第46-50页
        6.2.1 基本农田空间分布分析第47页
        6.2.2 与本轮规划基本农田比较分析第47-5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7.1 结论第50页
    7.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种杀虫剂对分月扇舟蛾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下一篇: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