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完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民、公民教育概述 | 第15-21页 |
一、公民的概念分析 | 第15-16页 |
(一) 公民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 第15-16页 |
(二) 公民概念的法律分析 | 第16页 |
二、公民教育的概念分析 | 第16-18页 |
(一) 基本内涵 | 第16-17页 |
(二) 目标定位 | 第17-18页 |
三、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一、公民教育背景分析 | 第21-23页 |
(一) 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第21-22页 |
(二)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 第22页 |
(三)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 第22-23页 |
(四) 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 | 第23页 |
二、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第四章 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不足及成因 | 第26-32页 |
一、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发展困境 | 第26-29页 |
(一) 公民教育的内涵较为模糊 | 第26-27页 |
(二) 公民教育的体系不完整 | 第27-28页 |
(三) 忽视环境因素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我国当代公民教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一) 公民教育理念的缺失 | 第29页 |
(二) 缺乏明确的公民教育政策方向 | 第29-30页 |
(三) 公民教育实施方法过于单一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完善路径 | 第32-44页 |
一、外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借鉴 | 第32-36页 |
(一) 外国公民教育经验介绍 | 第32-34页 |
(二) 对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 | 第34-36页 |
二、拓宽公民教育的方法路径 | 第36-37页 |
(一) 网络平台教育法 | 第36页 |
(二) “内外双修”知行并进法 | 第36-37页 |
三、强化落实公民教育的实践路径 | 第37-44页 |
(一) 明确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及目标定位 | 第37-39页 |
(二) 发挥政府积极主导作用 | 第39-40页 |
(三) 优化集中多样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 第40-42页 |
(四) 创建良好的学校、家庭与社会公民教育环境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