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生命教育的含义 | 第9-10页 |
1.2 生命教育的内容 | 第10页 |
1.3 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10-11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5 本研究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 第12-16页 |
1.5.1 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 | 第12-13页 |
1.5.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3-14页 |
1.5.3 自我效能理论 | 第14页 |
1.5.4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 第14页 |
1.5.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6-25页 |
2.1 农村中学高中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 | 第16-21页 |
2.2 农村中学生命教育状况的调查 | 第21-25页 |
第三章 结果及分析 | 第25-40页 |
3.1 研究样本 | 第25页 |
3.2 农村中学高中生生命价值观现状的结果及分析 | 第25-32页 |
3.2.1 农村中学高中生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 第26-27页 |
3.2.2 农村中学高中生生命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研究 | 第27-28页 |
3.2.3 一类学校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 第28-30页 |
3.2.4 二类学校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 第30-31页 |
3.2.5 一类学校和二类学校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 第31-32页 |
3.3 农村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状况的结果及分析 | 第32-37页 |
3.3.1 学生接受相关生命教育知识传授途径的结果 | 第32-34页 |
3.3.2 学生接受相关生命教育知识传授途径的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学生对学校主题活动情况的结果及分析 | 第35页 |
3.3.4 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的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3.3.5 学生对待挫折态度的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3.4 教师对待生命教育的看法访谈 | 第37-39页 |
3.5 研究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对策研究 | 第40-49页 |
4.1 实施生命体验周 | 第40-42页 |
4.2 关注全体学生,男生也需要关爱 | 第42-43页 |
4.3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第43-45页 |
4.4 重视网络教育 | 第45-47页 |
4.5 重视体验生活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第49-5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50-5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一:中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 | 第55-56页 |
附录二:中学生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第56-57页 |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