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性石英砂滤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5页 |
1.1.4 课题的来源和创新点 | 第15页 |
1.2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1.2.1 物理法 | 第16-17页 |
1.2.2 化学法 | 第17页 |
1.2.3 物理化学法 | 第17-18页 |
1.2.4 生物化学法 | 第18页 |
1.3 过滤理论 | 第18-19页 |
1.3.1 过滤理论 | 第18-19页 |
1.3.2 过滤技术及其发展 | 第19页 |
1.4 超疏水表面的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1.4.1 超疏水表面的定义 | 第21-22页 |
1.4.2 超疏水表面的理论模型 | 第22-24页 |
1.5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技术 | 第24-29页 |
2 高疏水石英砂滤料的制备 | 第29-39页 |
2.1 自组装单分子膜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2.1.1 自组装单分子膜概述 | 第29页 |
2.1.2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种类及形成机理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0-3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2.2.3 滤料的表征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2.3.1 表面改性机理 | 第32-33页 |
2.3.2 表面润湿性测试 | 第33-34页 |
2.3.3 SEM分析 | 第34-35页 |
2.3.4 XPS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5-37页 |
2.3.5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超疏水石英砂滤料的制备 | 第39-47页 |
3.1 表面粗糙结构的制备 | 第39-41页 |
3.1.1 聚多巴胺概述 | 第39-40页 |
3.1.2 聚多巴胺的反应及黏附机理 | 第40-41页 |
3.1.3 纳米氧化锌概述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1-42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3.2.3 滤料的表征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3.3.1 表面改性机理 | 第42页 |
3.3.2 表面润湿性测试 | 第42-43页 |
3.3.3 SEM分析 | 第43-44页 |
3.3.4 XPS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4-45页 |
3.3.5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石英砂滤料油水分离实验 | 第47-5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7-48页 |
4.1.2 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48页 |
4.1.3 含油废水的配制 | 第48页 |
4.1.4 静态吸附实验 | 第48-49页 |
4.1.5 离心吸附实验 | 第49页 |
4.1.6 油水分离实验 | 第4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4.2.1 工作曲线 | 第49-50页 |
4.2.2 静态吸附增重实验 | 第50-51页 |
4.2.3 离心吸附实验 | 第51-52页 |
4.2.4 油水分离实验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超疏水石英砂滤料的稳定性 | 第55-60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5.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5页 |
5.1.2 耐酸碱性测试 | 第55-56页 |
5.1.3 耐洗涤性测试 | 第56页 |
5.1.4 耐机械磨损测试 | 第56页 |
5.1.5 耐洗涤性测试 | 第56页 |
5.1.6 抗空气暴露性测试 | 第5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5.2.1 耐酸碱盐性能 | 第56-57页 |
5.2.2 耐洗涤性能 | 第57页 |
5.2.3 耐机械摩擦性能 | 第57-58页 |
5.2.4 抗空气暴露性能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3页 |
6.1 结论 | 第60-62页 |
6.2 建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