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CANON工艺快速启动及自养脱氮污泥活性恢复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主要缩略语及符号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 生物脱氮途径机理概述第15-17页
        1.2.1 生物脱氮中氮的转化第15-16页
        1.2.2 生物脱氮途径第16-17页
    1.3 CANON工艺的研究进展第17-24页
        1.3.1 CANON工艺的脱氮机理第17-20页
        1.3.2 基质和中间产物对CANON工艺的影响第20-24页
    1.4 CANON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途径第24-25页
    1.5 HABR研究现状第25-26页
    1.6 研究意义、内容以及课题来源第26-29页
        1.6.1 研究意义第26页
        1.6.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6.3 课题来源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2.1 试验装置第29页
    2.2 接种污泥及实验用水第29-30页
    2.3 实验检测方法第30-35页
        2.3.1 水质分析方法第30-31页
        2.3.2 SEM分析第31-32页
        2.3.3 生物活性分析第32-33页
        2.3.4 EPS的提取方法第33-34页
        2.3.5 高通量测序第34-35页
第三章 HABR-CANON的快速启动第35-4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HABR-CANON启动过程氮素的去除特性第35-40页
        3.2.1 反应器启动策略第35-36页
        3.2.2 反应器运行阶段氮素的去除效果第36-38页
        3.2.3 反应器运行阶段氮素的容积负荷第38-40页
    3.3 反应器启动过程微生物的活性变化第40-42页
    3.4 HABR-CANON系统稳定阶段沿程氮素和pH变化第42-44页
        3.4.1 沿程氮素的变化第42-43页
        3.4.2 沿程pH的变化第43-44页
    3.5 HABR-CANON稳定运行期间生物膜的形态第44-45页
    3.6 CANON工艺的稳定性第45-46页
        3.6.1 实验方案第45页
        3.6.2 NH4+-N浓度的不断改变对CANON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第45-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自养脱氮污泥保藏及其活性恢复第49-65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自养脱氮污泥的保藏第49-54页
        4.2.1 污泥的保藏策略第49-50页
        4.2.2 保藏温度对自养脱氮污泥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4.2.3 保藏温度对自养脱氮污泥絮体EPS的组成分布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第51-54页
    4.3 保藏后自养脱氮污泥活性的恢复第54-63页
        4.3.1 活性恢复方案第54页
        4.3.2 活性恢复过程第54-58页
        4.3.3 活性恢复后自养脱氮污泥的活性第58-60页
        4.3.4 活性恢复后自养脱氮污泥EPS的组成分布及结构特征第60-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保藏前、后以及活性恢复后的自养脱氮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特性研究第65-73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第65-68页
    5.3 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第68-72页
        5.3.1 微生物种群门水平的结构特征第68-69页
        5.3.2 微生物种群纲水平的结构特征第69-70页
        5.3.3 微生物种群属水平的结构特征第70-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硫代羧基花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除铜性能研究
下一篇:疏水性石英砂滤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