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Tarax Node节点在线调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Tarax Node节点的概念及应用第10-13页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0-12页
        1.2.2 Tarax Node节点介绍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本文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Tarax Node节点在线调试平台总体设计方案第17-23页
    2.1 系统部署第17页
    2.2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第17-18页
    2.3 手持设备端系统设计总体方案第18-20页
        2.3.1 应用层第18-19页
        2.3.2 功能接口层第19-20页
        2.3.3 底层驱动层第20页
    2.4 Tarax Node节点端系统设计总体方案第20-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手持设备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23-42页
    3.1 调试系统需求分析第23-24页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23页
        3.1.2 硬件选型第23-24页
    3.2 调试系统总体设计第24-27页
        3.2.1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第24页
        3.2.2 应用模块结构第24-26页
        3.2.3 应用模块分层结构第26-27页
    3.3 手持设备端系统的实现第27-38页
        3.3.1 显示层第27-30页
        3.3.2 功能接口层第30-33页
        3.3.3 串口驱动层第33-38页
    3.4 手持设备开发环境第38-40页
        3.4.1 开发环境描述第38页
        3.4.2 开发环境搭建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Tarax Node节点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42-79页
    4.1 Tarax Node节点端系统需求分析第42-53页
        4.1.1 MC13224模块需求分析第42-50页
        4.1.2 SIM300C模块需求分析第50页
        4.1.3 AD7799模块需求分析第50-52页
        4.1.4 节点本身数据需求分析第52-53页
    4.2 Tarax Node节点串口通信实现第53-56页
        4.2.1 串口操作第53页
        4.2.2 缓存模块第53-54页
        4.2.3 UART中断第54页
        4.2.4 流程设计第54-56页
    4.3 Tarax Node节点端系统功能的实现第56-75页
        4.3.1 MC13224模块的实现第56-64页
        4.3.2 SIM300C模块实现方案第64-67页
        4.3.3 AD7799模块实现方案第67-74页
        4.3.4 节点其他重要参数模块实现方案第74-75页
    4.4 Tarax Node节点开发环境第75-78页
        4.4.1 IAR开发环境描述第75-76页
        4.4.2 IAR J-Link仿真器简介第76页
        4.4.3 开发环境搭建第76-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Tarax Node节点在线调试平台系统测试第79-88页
    5.1 系统联调说明第79页
    5.2 MC13324模块测试第79-83页
        5.2.1 测试说明第79页
        5.2.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9-83页
    5.3 SIM300C模块测试第83-85页
        5.3.1 测试说明第83页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83-85页
    5.4 AD7799模块测试第85-86页
        5.4.1 测试说明第85页
        5.4.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85-86页
    5.5 其他重要参数测试第86-87页
        5.5.1 测试说明第86页
        5.5.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86-87页
    5.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88-89页
    6.1 总结第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读研期间获得的成果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多载波无线网络组播索引编码传输与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下一篇:GSM网络端到端质量改进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