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背景宇宙学 | 第8-9页 |
·标准宇宙学模型 | 第9-11页 |
·标准宇宙学的困难 | 第11-13页 |
·暴涨宇宙学 | 第13-14页 |
·暗能量及"新标准宇宙模型" | 第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暗能量模型 | 第16-27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宇宙常数Λ模型 | 第17-18页 |
·暗能量的标量场模型 | 第18-26页 |
·Quintessence暗能量 | 第19-20页 |
·Tachyon暗能量 | 第20-22页 |
·K-essence暗能量 | 第22-23页 |
·Phantom暗能量 | 第23-24页 |
·Quintom暗能量 | 第24-25页 |
·Chaplygin gas暗能量 | 第25-26页 |
·相互作用暗能量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空间弯曲的FRW宇宙的快子场动力学 | 第27-44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有理想流体存在时标量场的动力学 | 第28-32页 |
·标量场暗能量模型的自治系统 | 第29-30页 |
·普通标量场和理想流体 | 第30-32页 |
·TACHYON场与流体共存下的宇宙动力学 | 第32-37页 |
·空间弯曲下的TACHYON势 | 第37-42页 |
·开放宇宙下的Tachyon势 | 第38-40页 |
·闭合宇宙下的Tachyon势 | 第40-42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暗能量对星体进动的影响 | 第44-50页 |
·施瓦西度规下的运动方程 | 第44-45页 |
·暗能量下的广义相对论轨道解 | 第45-49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