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1-1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理论意义第12页
        2.现实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第14-24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综述第14-18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第14-15页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测量与结构第16-18页
        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研究概述第18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第18-22页
        1.心理健康的含义第18-19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第19-20页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与结构第20-21页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研究概述第22页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现状第22-24页
        1.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2-23页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3-24页
二、研究方案第24-28页
    (一)研究主题及假设第24页
        1.研究主题第24页
        2.研究假设第24页
    (二)研究流程第24页
    (三)研究对象第24-25页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第25-26页
        1.研究方法第25-26页
        2.研究工具第26页
    (五)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6-28页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第28-50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状况第28页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8-35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1.大学生心理异常分布情况第35-36页
        2.大学生SCL-90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情况第36页
        3.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36-41页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第41-44页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回归分析第44-50页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元线性分析第44-45页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因子总体对SCL-90各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45-50页
四、综合讨论第50-55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讨论第50-51页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讨论第50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讨论第50-51页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影响讨论第51-53页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讨论第51页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讨论第51-52页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在专业上的差异讨论第52页
        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在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上的差异讨论第52-53页
        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讨论第53页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讨论第53-55页
五、研究结论第55-56页
六、对策第56-62页
    (一)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第56-57页
        1.大众传媒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第56-57页
        2.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第57页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第57-59页
        1.以入学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第57-58页
        2.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帮助大学生解决价值冲突第58页
        3.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解决因价值观产生的心理问题第58-59页
        4.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第59页
        5.树立优秀典型,促使学生积极进取第59页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第59-60页
        1.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磨炼坚韧的意志力第60页
        2.开展围绕大学生实际需要的主题调研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第60页
        3.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高自豪感和自信心第60页
    (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调适心理的技巧第60-62页
        1.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积极乐观的心态第61页
        2.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挫折承受力第61页
        3.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增进心理健康的技巧第61-62页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一)研究不足第62页
    (二)展望第62-63页
注释第63-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附录第72-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以临沂大学化学学科为例
下一篇: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