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依据 | 第7页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7-8页 |
·本课题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8-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8-9页 |
·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9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目标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创新点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概述 | 第11-23页 |
·和谐的概念 | 第11页 |
·师生关系的概念 | 第11-12页 |
·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及特点 | 第12-14页 |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 第14-19页 |
·民主平等 | 第14-15页 |
·相互尊重 | 第15-16页 |
·情感和睦 | 第16-17页 |
·互助合作 | 第17-18页 |
·感恩持久 | 第18-19页 |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 第19-23页 |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第19-20页 |
·和谐师生关系的营造是高校教师的天职和使命 | 第20-21页 |
·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 第21-22页 |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和不和谐师生关系的成因分析 | 第23-33页 |
·高校师生关系的总体情况 | 第23页 |
·高校师生不和谐关系的具体表现 | 第23-27页 |
·功利化的高校师生关系 | 第23-24页 |
·被动化的高校师生关系 | 第24-25页 |
·冷漠化的高校师生关系 | 第25-26页 |
·世俗化的高校师生关系 | 第26-27页 |
·高校不和谐师生关系的成因分析 | 第27-31页 |
·高校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 | 第27-28页 |
·高校现有教育教学模式的限制 | 第28-29页 |
·高校扩招后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弊端 | 第29-30页 |
·市场经济对高校师生关系带来的冲击 | 第30页 |
·信息化社会对高校师生关系带来的影响 | 第30-31页 |
·高校师生间融洽的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 第31-33页 |
第4章 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沟通方式和现代网络工具应用 | 第33-44页 |
·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沟通方式介绍 | 第33-35页 |
·面对面式沟通 | 第33页 |
·非语言式沟通 | 第33-34页 |
·书信式、作业式沟通 | 第34页 |
·其他传统沟通方式 | 第34-35页 |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网络工具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沟通方式的不足 | 第35页 |
·高校师生关系中网络沟通工具的具体应用 | 第35-36页 |
·运用网络工具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 第36-44页 |
·手机:手机通话与手机短信 | 第36-37页 |
·QQ:QQ聊天与QQ群 | 第37-40页 |
·电子邮件 | 第40-41页 |
·博客(BLOG) | 第41-42页 |
·飞信 | 第42-43页 |
·其他网络沟通方式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1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