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广州市政府财政视角下规划实施的历史研究(1950-2010)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2 研究目的第19页
        1.1.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基本概念与边界限定第20-21页
        1.2.1 基本概念第20-21页
        1.2.2 边界限定第21页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7页
        1.3.1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3.2 研究内容第23-26页
        1.3.3 技术路线第26页
        1.3.4 课题创新点第26-27页
    1.4 文献综述第27-32页
        1.4.1 经济制度转变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第27-28页
        1.4.2 政府投资相关理论研究第28-29页
        1.4.3 国内政府规划实施的相关研究第29-30页
        1.4.4 国外规划实施的相关研究第30-31页
        1.4.5 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广州市政府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的关系特征第32-44页
    2.1 数据选取说明第32-34页
        2.1.1 相关概念第32-33页
        2.1.2 相关数据来源与阶段划分依据第33-34页
    2.2 广州市政府财政支出与规划实施特征的历史分析第34-37页
        2.2.1 总量变化与波动特征第34-37页
        2.2.2 结合历史背景划分阶段第37页
    2.3 阶段一:计划经济时期特征(1950-1978)第37-39页
        2.3.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第37-38页
        2.3.2 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趋势一致第38-39页
    2.4 阶段二:包干制时期特征(1979-1993)第39-40页
        2.4.1 城市经济发展相比计划经济时期有较大提升第39-40页
        2.4.2 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相关性减小第40页
    2.5 阶段三:分税制时期特征(1994-2010)第40-42页
        2.5.1 城市经济发展超越以往所有时期第41页
        2.5.2 财政投入与“规划实施”相关性越来越小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广州市规划实施(1950-1978)第44-62页
    3.1 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市政府财政概况第44-49页
        3.1.1 计划经济体制特点第44页
        3.1.2 投资审批权受上级把控第44-45页
        3.1.3 财政收入缓慢波动上升第45-46页
        3.1.4 财政支出围绕生产性的经济建设第46-48页
        3.1.5 土地资本属性弱第48-49页
    3.2 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概况第49-51页
        3.2.1 围绕“生产性”的城市发展目标第49页
        3.2.2 计划经济时期总体城市规划实施概况第49-51页
    3.3 计划经济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的总体特征第51-53页
        3.3.1 自主发展权小:规划实施受上级命令及时代影响大第51-52页
        3.3.2 行政力量主导:规划实施完全依赖政府行政与财政力量第52页
        3.3.3 实施质量低下:财政能力与城市建设需求不匹配第52-53页
    3.4 案例一:公助私建的华侨新村第53-59页
        3.4.1 案例选取说明第53页
        3.4.2 编制背景第53-54页
        3.4.3 实施过程第54-55页
        3.4.4 实施主体第55-56页
        3.4.5 实施方式第56-58页
        3.4.6 资金来源第58页
        3.4.7 土地获取第58页
        3.4.8 实施评价第58-59页
    3.5 案例二:私助公建的“造湖”运动第59-60页
        3.5.1 案例选取说明第59页
        3.5.2 建设背景第59页
        3.5.3 建设主体第59-60页
        3.5.4 建设评价第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包干制时期的广州市规划实施(1979-1993)第62-86页
    4.1 包干制时期广州市政府财政概况第62-68页
        4.1.1 基于华侨大省的特殊包干制第62页
        4.1.2 投资审批权下放第62-63页
        4.1.3 财政收入渐涨第63-65页
        4.1.4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第65-66页
        4.1.5 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多样第66-68页
        4.1.6 土地资本渐显第68页
    4.2 包干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概况第68-71页
        4.2.1 城市规划目标从“生产性”向“中心性”转型第68-69页
        4.2.2 第一个法定总体城市规划实施概况第69-71页
    4.3 包干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总体特征第71-73页
        4.3.1 实施速度加快:特殊政策优待下城市发展速度加快第71-72页
        4.3.2 投资主体多元:外资力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投资者第72-73页
        4.3.3 市场思维出现:政府开始借助市场力量协同规划实施第73页
    4.4 政企合作开发——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73-84页
        4.4.1 案例选取说明第73-75页
        4.4.2 规划背景第75页
        4.4.3 建设规划第75-76页
        4.4.4 实施主体第76-78页
        4.4.5 资金来源第78-79页
        4.4.6 发展模式第79-80页
        4.4.7 土地获取第80-81页
        4.4.8 土地有偿出让制度改革试点第81-82页
        4.4.9 实施评价第82-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分税制时期的广州市规划实施(1994-2010)第86-124页
    5.1 分税制时期广州市政府财政概况第86-91页
        5.1.1 分税制的特点第86页
        5.1.2 财政职能向“公共转型”第86-87页
        5.1.3 投资审批权改革进一步下放第87页
        5.1.4 广州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第87-88页
        5.1.5 城市建设资金规模增大第88-90页
        5.1.6 土地资本属性凸显第90-91页
    5.2 分税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总体概况第91-95页
        5.2.1 强化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第91-92页
        5.2.2 广州市城市规划实施概况第92-95页
    5.3 分税制时期广州市规划实施总体特征第95-97页
        5.3.1 城市高速发展:发展规模远超预期,具备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格局第95页
        5.3.2 建设资金多元:多元化筹资手段支撑“超财力建设”第95-96页
        5.3.3 投资效益提高:“公共财政”下投资布局吸引更多资本进驻第96-97页
        5.3.4 市场力量凸显:政府善于利用市场力量,实施主体角色有所改变第97页
    5.4 案例一:多方筹资——广州地铁1号线第97-105页
        5.4.1 案例选取说明第97-99页
        5.4.2 规划背景第99-100页
        5.4.3 规划编制与实施成果第100页
        5.4.4 实施主体第100-101页
        5.4.5 资金来源第101-104页
        5.4.6 土地获取第104页
        5.4.7 实施评价第104-105页
    5.5 案例二:市代部建——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第105-112页
        5.5.1 案例选取说明第105-106页
        5.5.2 建设背景第106-107页
        5.5.3 部、市协商第107-108页
        5.5.4 规划编制与实施成果第108-110页
        5.5.5 实施主体第110-111页
        5.5.6 土地获取第111页
        5.5.7 资金来源第111-112页
        5.5.8 实施评价第112页
    5.6 案例三:省市共建——广州大学城规划实践第112-122页
        5.6.1 案例选取说明第112-113页
        5.6.2 规划背景第113-114页
        5.6.3 规划编制与实施成果第114-115页
        5.6.4 实施主体第115-116页
        5.6.5 前期协商第116-117页
        5.6.6 建设过程第117-118页
        5.6.7 土地获取第118-120页
        5.6.8 资金来源第120-121页
        5.6.9 实施评价第121-122页
    5.7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124-131页
    6.1 总结第124-126页
    6.2 讨论第126-129页
        6.2.1 广州市政府在规划实施的地位、作用与不足第126-127页
        6.2.2 广州市政府财政投资的效率与效益第127-129页
    6.3 创新点与不足第129-130页
    6.4 展望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附件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产业园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78~2017年)
下一篇:广东典型欠发达小城镇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