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本文不足及改进方向 | 第16-18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8-22页 |
2.1 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申购赎回的因素 | 第18-20页 |
2.1.1 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申购赎回的宏观因素 | 第18-19页 |
2.1.2 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申购赎回的微观因素 | 第19-20页 |
2.2 基金用户特征的相关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3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 | 第21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3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产品介绍与投资特点 | 第22-33页 |
3.1 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特性与投资特点 | 第22-27页 |
3.1.1 货币市场基金概述 | 第22页 |
3.1.2 互联网货币基金与传统货币基金的对比分析 | 第22-27页 |
3.2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概况 | 第27-29页 |
3.2.1 余额宝发起背景 | 第27页 |
3.2.2 余额宝产品概况 | 第27-29页 |
3.3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与计价方法 | 第29-31页 |
3.3.1 基金的资产组合 | 第29-30页 |
3.3.2 基金的计价方法 | 第30-31页 |
3.4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收益计算、申赎限额及支付场景 | 第31-32页 |
3.4.1 收益计算方法和结算规则 | 第31页 |
3.4.2 申购及赎回的限额 | 第31页 |
3.4.3 消费及支付的应用场景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整体规模和用户基本特征分析 | 第33-45页 |
4.1 余额宝用户规模变动情况 | 第33-34页 |
4.2 余额宝用户账户金额、贡献份额及交易频率情况 | 第34-36页 |
4.3 余额宝用户地域和城乡分布情况 | 第36-41页 |
4.3.1 余额宝用户地域分布情况 | 第36-38页 |
4.3.2 余额宝用户城乡分布情况 | 第38-41页 |
4.4 余额宝用户年龄分布情况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用户申购、赎回和消费行为分析 | 第45-56页 |
5.1 数据说明和预处理 | 第45-46页 |
5.2 余额宝申购、赎回金额与成交单数相关性分析 | 第46-51页 |
5.3 余额宝申购行为与用户情况相关性分析 | 第51页 |
5.4 余额宝赎回行为与消费事件相关性分析 | 第51-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用户申购和赎回行为的预测模型 | 第56-73页 |
6.1 金融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 | 第56-59页 |
6.1.1 时间序列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本概念 | 第56-57页 |
6.1.2 ARIMA模型的原理 | 第57页 |
6.1.3 数据挖掘技术 | 第57-59页 |
6.2 数据说明和预处理 | 第59页 |
6.3 绘图与观测 | 第59-60页 |
6.4 平稳性检验 | 第60-63页 |
6.5 ARIMA模型的定阶与选优 | 第63-66页 |
6.6 模型拟合区间与残差序列 | 第66-67页 |
6.7 预测结果准确性的评估 | 第67-71页 |
6.7.1 绘制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值对比图 | 第67-68页 |
6.7.2 模型预测准确度评估 | 第68-71页 |
6.8 预测模型的实用价值 | 第71-72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73-75页 |
7.1 研究总结和评述 | 第73-74页 |
7.2 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发展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