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布局结构 | 第13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证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先行赔付制度的概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先行赔付制度的构建原理 | 第16-18页 |
一、内部法律关系 | 第16-17页 |
二、外部法律关系 | 第17页 |
三、专项赔付基金管理的法律关系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先行赔付制度的法律基础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先行赔付制度化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一、弥补我国证券市场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 | 第19-21页 |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需要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证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的实践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先行赔付制度的案例 | 第22-26页 |
一、万福生科虚假陈述案 | 第22-23页 |
二、海联讯财务造假案 | 第23-24页 |
三、欣泰电气退市案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存在的缺陷——以欣泰电气IPO造假案为例 | 第26-31页 |
一、先行赔付的主体不明确 | 第26-27页 |
二、先行赔付的范围不清晰 | 第27-28页 |
三、先行赔付的程序缺失 | 第28-29页 |
四、先行赔付协议的效力尚无规定 | 第29-30页 |
五、先行赔付后的追偿问题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对我国先行赔付制度设立的启示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美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运作体系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美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一、确定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为监管主体 | 第34-35页 |
二、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运用规则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构建证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细化先行赔付的各方主体 | 第37-39页 |
一、确定先行赔付的责任主体 | 第37-39页 |
二、确定合格的受偿主体 | 第39页 |
第二节 明确先行赔付的受偿范围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设计先行赔付的听证程序 | 第40-42页 |
一、听证程序的启动 | 第40-41页 |
二、听证会的具体事项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先行赔付中和解协议的效力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完善先行赔付制度的相关措施 | 第43-45页 |
一、协调先行赔付与诉讼的关系 | 第43-44页 |
二、先行赔付后的追偿制度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