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言愁”古诗词教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问题提出第8-9页
        1.1.1 时代需求第8页
        1.1.2 新课标要求第8-9页
        1.1.3 实践需要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第2章 古诗词中的“愁”意蕴解析第14-18页
    2.1 心理探源第14-15页
        2.1.1 情以物迁第14页
        2.1.2 分离第14-15页
        2.1.3 失败第15页
    2.2 意象载体第15-18页
第3章 “言愁”古诗词教学价值第18-24页
    3.1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第18-19页
    3.2 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第19-21页
        3.2.1 领悟情感美第20页
        3.2.2 感悟情怀美第20-21页
        3.2.3 体会境界美第21页
    3.3 开发学生的智力第21-24页
        3.3.1 培养想象力第21-22页
        3.3.2 发展思维力第22-24页
第4章 “言愁”古诗词教学原则第24-28页
    4.1 从具体分析到整体把握第24-26页
    4.2 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升华第26页
    4.3 深入与浅出相结合第26-28页
第5章 “言愁”古诗词教学误区及策略探讨第28-35页
    5.1 “言愁”古诗词的教学误区第28-30页
        5.1.1 工于字句翻译,忽略情感体验第28-29页
        5.1.2 止于愁情本身,缺乏引导升华第29页
        5.1.3 过于拓展漫谈,脱离文本中心第29-30页
    5.2 “言愁”古诗词的教学策略第30-35页
        5.2.1 “浅斟低唱”,注重整体感知第30-31页
        5.2.2 “咬文嚼字”,着眼具体分析第31-33页
        5.2.3 “比物连类”,加强引导升华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38-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研究
下一篇: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美人形象及其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