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气门座圈概述 | 第11-15页 |
1.2.1 气门座圈的服役工况 | 第11-13页 |
1.2.2 气门座圈失效机理 | 第13-15页 |
1.3 气门座圈性能要求及常用材料 | 第15-16页 |
1.3.1 气门座圈性能要求 | 第15页 |
1.3.2 气门座圈常用材料 | 第15-16页 |
1.4 铁基粉末冶金座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6-20页 |
1.4.1 高合金铁基粉末冶金材料 | 第17-18页 |
1.4.2 高合金铁基粉末冶金座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3 粉末冶金气门座圈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双金属座圈材料的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21-35页 |
2.1 双金属座圈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21-23页 |
2.1.1 粉末混合 | 第21-22页 |
2.1.2 粉末压制 | 第22页 |
2.1.3 烧结工艺 | 第22-23页 |
2.1.4 渗铜工艺 | 第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33页 |
2.2.1 材料性能检测方法 | 第23-26页 |
2.2.2 工作层材料成分正交试验与分析 | 第26-29页 |
2.2.3 非工作层材料成分设计 | 第29-30页 |
2.2.4 双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30-31页 |
2.2.5 双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 | 第31-33页 |
2.2.6 双金属气门座圈材料成本分析 | 第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双金属座圈工作层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35-61页 |
3.1 双金属座圈工作层材料的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 第35-47页 |
3.1.1 材料性能与表面形貌分析 | 第36-38页 |
3.1.2 材料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38-39页 |
3.1.3 摩擦磨损性能 | 第39-47页 |
3.2 双金属座圈工作层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研究 | 第47-59页 |
3.2.1 生坯密度对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47-54页 |
3.2.2 温度对高生坯密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双金属材料的车削性能及刀具磨损分析 | 第61-77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61-62页 |
4.1.1 双金属棒料的制备 | 第61-62页 |
4.1.2 刀具材料选择 | 第62页 |
4.2 切削参数的选择 | 第62-67页 |
4.2.1 切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 第62-65页 |
4.2.2 切削参数对工件表明粗糙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4.3 刀具的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6页 |
4.3.1 切削速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第67-71页 |
4.3.2 进给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第71-73页 |
4.3.3 切削深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第73-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成品双金属座圈台架冲击试验研究 | 第77-89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77-78页 |
5.1.1 成品座圈的制备 | 第77-78页 |
5.1.2 气门的选择 | 第78页 |
5.2 台架冲击试验方法 | 第78-80页 |
5.2.1 气门座圈磨损量检测 | 第79-80页 |
5.2.2 气门与座圈磨痕形貌检测 | 第80页 |
5.3 台架冲击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0-88页 |
5.3.1 试验温度对气门座圈磨损量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2 气门与座圈磨痕形貌分析 | 第81-82页 |
5.3.3 气门与座圈磨损机理分析 | 第82-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附件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