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温度场分析及冷却结构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的来源第10页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4页
        1.3.2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发热/散热问题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温度场分析第18-35页
    2.1 轮毂驱动系统基本结构第18-20页
    2.2 轮毂驱动系统热源计算第20-22页
        2.2.1 绕组铜耗第21页
        2.2.2 铁芯损耗第21页
        2.2.3 永磁体涡流损耗第21-22页
        2.2.4 机械损耗第22页
    2.3 轮毂驱动系统温度场分析第22-33页
        2.3.1 温度场分析理论基础第22-24页
        2.3.2 温度场的参数计算第24-27页
        2.3.3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27-28页
        2.3.4 额定工况下瞬态温度场分析第28-31页
        2.3.5 峰值工况下瞬态温度场分析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不同工况下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温度场分析第35-45页
    3.1 车用工况分析第35-36页
        3.1.1 缓慢加速工况第35-36页
        3.1.2 急加速工况第36页
        3.1.3 定速巡航工况第36页
        3.1.4 减速工况第36页
    3.2 整车参数第36-37页
    3.3 急加速工况下瞬态温度场分析第37-39页
        3.3.1 工况设定及热源计算第37页
        3.3.2 瞬态温度场特性分析第37-39页
    3.4 低速爬长坡工况下瞬态温度场分析第39-41页
        3.4.1 工况设定及热源计算第39页
        3.4.2 瞬态温度场特性分析第39-41页
    3.5 循环工况下瞬态温度场分析第41-43页
        3.5.1 工况设定及热源计算第41-42页
        3.5.2 瞬态温度场特性分析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冷却结构设计第45-64页
    4.1 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第45-48页
        4.1.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第45页
        4.1.2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第45-47页
        4.1.3 计算流体力学求解过程第47-48页
    4.2 计算模型的假设与分析第48-49页
        4.2.1 计算模型的基本假设第48页
        4.2.2 边界条件的计算第48-49页
    4.3 轴向水冷结构设计与分析第49-52页
        4.3.1 轴向水冷冷却结构设计第49页
        4.3.2 轴向水冷冷却性能分析第49-52页
    4.4 喷淋冷却结构设计与分析第52-58页
        4.4.1 喷淋冷却结构设计第52-53页
        4.4.2 喷淋冷却性能分析第53-58页
    4.5 冷却性能比较第58-62页
        4.5.1 额定工况下冷却性能比较第58-59页
        4.5.2 峰值工况下冷却性能比较第59-61页
        4.5.3 循环工况下冷却性能比较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6页
    5.1 全文总结第64-65页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65页
    5.3 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周期结构的吸声数值计算及在车内降噪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多场耦合的增程器用外转子发电机转子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