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一 研究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概念界定 | 第10-18页 |
(一) 教育质量 | 第10-11页 |
(二) 审核评估 | 第11-18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4-31页 |
一 理论基础:“三角协调理论”及“治理理论” | 第24-29页 |
(一) 三角协调理论 | 第24-25页 |
(二) 治理理论 | 第25-29页 |
二 “三角协调理论”及“治理理论”对高校审核评估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一) 促进了“管办评分离” | 第29页 |
(二) 提升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 | 第29-30页 |
(三) 催生了教育评估中介机构 | 第30页 |
(四) 明确了公民权责观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 | 第31-46页 |
一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演变 | 第31-35页 |
(一) 美国高等教育及其质量评估概况 | 第31-33页 |
(二)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 | 第33-35页 |
二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以田纳西州为例 | 第35-46页 |
(一) 审核评估的起源 | 第35-36页 |
(二) 田纳西州审核评估实施概况 | 第36-43页 |
(三)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中的权力制衡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新西兰的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 | 第46-60页 |
一 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演变 | 第46-50页 |
(一) 新西兰高等教育及其质量评估概况 | 第46-50页 |
(二) 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 | 第50页 |
二 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 | 第50-60页 |
(一) 审核评估的起源 | 第50-51页 |
(二) 新西兰大学审核评估实施概况 | 第51-58页 |
(三) 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中的权力制衡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美新两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的对比分析 | 第60-70页 |
一 美新两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的异同点 | 第60-66页 |
(一) 两国审核评估的相同点 | 第60-63页 |
(二) 两国审核评估的不同点 | 第63-66页 |
二 美新两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的成功经验 | 第66-70页 |
(一) 尊重学术权威和实践 | 第66-67页 |
(二) 精选审核范围和审核员 | 第67页 |
(三) 建立法制化的中介机构 | 第67-68页 |
(四) 加强同行评审和社会监督 | 第68页 |
(五) 采用适当的审核标准 | 第68-69页 |
(六) 重视审核后续工作 | 第69-70页 |
第六章 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我国的审核评估 | 第70-74页 |
一 结论与讨论 | 第70-71页 |
二 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评估的反思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