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 绪论 | 第9-13页 |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页 |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 1.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2.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 二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3-25页 |
| (一)文化和文化自信概念阐释 | 第13-16页 |
| 1.文化 | 第13-14页 |
| 2.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 第14-15页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15-16页 |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16-25页 |
| 1.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 第16-19页 |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观 | 第19-25页 |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状 | 第25-30页 |
| 1.文化自信的现状 | 第25-28页 |
| 2.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 第28-30页 |
| (二)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 第30-35页 |
| 1.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 第30-31页 |
| 2.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 | 第31-32页 |
| 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够 | 第32-33页 |
| 4.文化原创能力不强 | 第33-34页 |
| 5.网络空间负面文化的不良影响 | 第34-35页 |
| 四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路探析 | 第35-49页 |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第35-37页 |
| 1.文化自信的灵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35-36页 |
| 2.辩证对待西方文化思潮冲击 | 第36页 |
|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6-37页 |
| (二)大力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建设 | 第37-39页 |
| 1.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科体系建设 | 第37-38页 |
| 2.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术体系建设 | 第38页 |
| 3.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 | 第38-39页 |
| (三)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39-41页 |
| 1.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 第39-40页 |
| 2.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 第40页 |
| 3.全球化进程加快,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 第40-41页 |
| (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 第41-44页 |
| 1.创新是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 第41-42页 |
| 2.文化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 | 第42-43页 |
| 3.文化创新要植根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 | 第43-44页 |
| (五)建设风朗气清的网络文化空间 | 第44-49页 |
| 1.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巩固文化自信的基础 | 第44-45页 |
| 2.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和引导 | 第45-46页 |
| 3.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优秀文化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 第46-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